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9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2025-09-22 17:34:43 责编:小OO
文档
中药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码:100801)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较为系统地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中医药思维,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与中药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熟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文学、史学的相关内容,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实践。

(2)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用药规律。

(3)掌握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对中药研究、生产及质量评价的意义。

(4)掌握中药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5)掌握中药检验及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

(7)熟悉中药储藏、保管、养护的基本知识,了解储藏、保管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8)熟悉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9)熟悉国家相关医药管理法规和。

2. 能力要求

(1)具有运用中医药思维,表达、传承中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

(2)具有从事中药生产工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正确评价中药质量的基本能力。

(4)具有从事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中药生产与应用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

(6)具有与用药对象、医药行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7)具有阅读中医药传统文献和使用一门外语阅读药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8)具有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国内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2)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药应用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3)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熟知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大健康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将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发现、制造、合理使用中药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能以国家各项医药管理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5)重视用药对象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能够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并发挥中药资源的最大效益。

(6)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中医学、化学。

(二)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四、课程设置与修读学分

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学分

(一)军训

军训安排在新生入学之初两周,不计学分。

(二)实验与实训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按实验教学考核、计分。无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验教学内容均与理论课一同考核、记分。

(三)见习与实习

1.小学期见习

第一、第二学年暑期小学期分别进行2周中医药社会调研见习,学生自主选题,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成绩合格者,各记0.5学分。

第三学年暑期小学期进行2周调研见习,由学生结合专业自主选定调研内容,采取自助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行安排时间,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撰写调研报告,成绩合格者记1学分。

2.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时间:18周。

(2)学期:第8学期。

(3)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毕业实习分为专题实习和综合实习,实习结束时全部毕业生需撰写出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答辩,由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并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

(4)实习学分:实习环节总计18学分。具体分配见下表:

(四)第二课堂

分为社会实践、竞技竞赛、技能考试、科研训练、创业实践、论文成果和素质修养7个大类,选修不低于2个学分。实施办法详见《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

六、教学进程表

2.学科基础课:最低修满50.5学分(实验与实践13.5学分),其中必修

3.专业核心课:最低修满37.5学分(实验与实践9.5学分),其中必修34学分,选修不低于3.5学分。

七、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八、制定说明

1.本方案自2017年级开始试行。

2.本方案解释权在药学院。

3.各业务课程讲课、实验、见习等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详见有关课程教学大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