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哪几个方面,如何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
2025-02-06 07:40:39 责编:小OO
文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

    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完备的实践观

    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将人视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实践性。他强调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

    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引入实践观点的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将认识对象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和辩证性。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

    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和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强调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的。

    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要求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指出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实践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动力。

总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直观反映论、宗教观和抽象人性论等方面,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和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强调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些批判和观点为马克思后来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