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可支配收入与纯收入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
2025-02-04 03:51:14 责编:小OO
文档

可支配收入与纯收入存在多方面差异。

从概念上看,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反映了居民实际能用于各种开支和储蓄的能力。纯收入是指扣除相应成本、费用等后的收入余额,不同领域有不同内涵。

计算方式也不同。可支配收入的计算,需在居民总收入基础上,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后得到。以工资收入者为例,月工资减去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剩余部分就是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在企业领域,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费用、税金等后的余额;在农业生产中,是农产品销售收入减去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后的收入。

两者反映的经济意义有别。可支配收入侧重于体现居民实际的消费和储蓄能力,对分析消费市场、制定宏观经济意义重大。比如,可支配收入增加,往往会带动消费升级。纯收入更多从生产经营角度,衡量主体在扣除成本后的实际收益,有助于评估生产经营效益和可持续性。例如,农民纯收入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益提升。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