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薛定谔的猫该如何作出解释说明
2025-01-29 03:33:48 责编:小OO
文档

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实验内容是,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有几率发生衰变,一旦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破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亡;若镭不发生衰变,猫就能存活。

从传统物理学角度看,猫的状态在某个时刻是确定的,要么生要么死。但在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中,在没有打开容器进行观测前,猫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这是因为量子系统在未被观测时,会同时处于多种可能的状态,就像这只猫同时处在生和死两种状态的叠加之中。

只有当我们打开容器进行观测时,这种叠加态才会“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即我们看到猫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这个思想实验旨在凸显量子力学的一些违背日常直觉的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规律关系的深入思考,也促使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量子力学背后更深层次的奥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