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大闺女”这一称呼有多种由来。
一种说法与古代女性的装饰习俗有关。在古代,女子喜爱用黄颜色的花粉制成颜料,在额头、两颊等部位描绘各种花纹图案,称为“花黄”或“额黄”。这种装饰在未婚女子中尤为流行,久而久之,“黄花”就成了未婚女子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和南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有关。相传,寿阳公主在含章殿下休息时,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留下的痕迹拂之不去,宫女们觉得十分美丽,纷纷效仿,在额头上贴上“花钿”。这种妆容在民间也流传开来,未婚女子尤其喜爱,人们便用“黄花闺女”来指代未出嫁的年轻女子。
后来,“黄花大闺女”就成为了对未婚女子的特定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 。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