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抚恤金是怎么算的
2025-02-10 05:22:51 责编:小OO
文档

抚恤金是根据一定条件来计算的,通常考虑月平均工资、工龄以及受扶养人数等因素,或者依据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也可按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来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采用月平均工资计算法,公式通常为:抚恤金=月平均工资×受害人工龄×。这里的“月平均工资”指的是受害人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抚恤金的计算方法和数额,则应按照合同中的条款进行计算和支付。

    当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不满一年,或者其月平均工资无法准确计算时,可以采用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来计算抚恤金,公式为:抚恤金=最后一个月实际支付工资×。

此外,对于因公死亡的职工,其近亲属还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通常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上增加1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以及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规定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