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执行回转的法律规定
2025-02-08 18:48:35 责编:小OO
文档

执行回转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3条。这条法律规定,在执行完毕后,如果发现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确实有错误,并且这些错误导致执行行为不当,一旦这些错误的法律文书被人民撤销,人民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已被执行的财产。如果对方拒不返还,人民有权进行强制执行。



此外,《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三条也涉及了执行回转的相关规定。它指出,如果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人民仍然应当受理。但是,如果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并且人民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那么将裁定不予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了全部或者部分义务,然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人民将不予支持。


总的来说,执行回转是一个旨在纠正错误执行行为的法律程序,它确保了在法律文书出现错误并被撤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恢复到未执行前的状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