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财务上用大写数字与哪个人有关
2025-02-07 18:41:57 责编:小OO
文档

财务上用大写数字与朱元璋有关



据史载,在朱元璋执政的明朝初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贪污案——“郭桓案”。郭桓曾担任户部侍郎,他利用职权,勾结其他官吏大肆侵吞。贪污的钱折合成粮食达两千四百万石精米,这个数字差不多和全国秋粮实征总数相等。此案牵连十二省不少。朱元璋盛怒之下,下令将郭桓等同案犯几万人斩首示众,同时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难以更改的大写,即“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因此,人们在经济文书如合同、契约、账目单据和经济文件上,都使用大写数字,后来,这十个汉字也就演变成今天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朱元璋对于防治贪污采取的措施,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数字大写的重要推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