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全名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并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中长大。爱因斯坦在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在同年获得了瑞士国籍。1905年,他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了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他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他还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而在1915年,他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1933年,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职务。
关于爱因斯坦的一些轶事和典故:
1. 学习成绩:2020年10月8日,诺贝尔奖官方公布了爱因斯坦在16年就读于瑞士阿劳市高中时的成绩单。在当时的评分标准中,6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成绩单显示,爱因斯坦在代数、几何、投影几何、物理和历史这5科中均获得了6分,在德语语言文学、意大利语语言文学、自然历史和化学等科目中获得了5分。地理、绘画和工业绘图取得了4分,而法语语言文学仅有3分。总体来看,爱因斯坦在高中时的成绩非常优秀,显示出他在文科和理科方面的才华。后来,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瑞士顶级学府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2. 成功秘诀:爱因斯坦经常对人说,学习时间是一个常数,但学习效率却是一个变数。他认为单纯追求学习时间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他相信通过参与文体活动,可以获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头脑。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一个公式,即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正确的方法,Y代表努力工作,Z代表少说废话。他将这个公式的内容概括为两句话: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的阶梯,而珍惜时间是实现重要目标的重要条件。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