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昏庸或大权旁落
末代皇帝可分为两类:一是昏庸无道,自以为是的,如隋炀帝杨广,虽然能力不错,但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明思宗亦是如此。二是大权旁落型的,如汉献帝,能力不错,但大权不在手,曹奂也是如此,最终禅让给了司马炎。
二、出现大忠臣
《道德经》有云:“国家错乱有忠臣。”每当乱世来临,朝代更迭之际,总会出现一些大忠臣。如明末的袁崇焕,商纣时期的比干等。然而,这些忠臣往往结局不佳,要么被闲置,要么被弃用。与此同时,私欲重的人,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北宋末年的蔡京等人,却掌握了大权。
三、民不聊生无人问津
再加上天灾频发,这是每个朝代灭亡时的重要迹象。皇帝往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百姓生死。如王莽时期,百姓生活困苦,他却仍忙于推行自己的。北宋末年,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下,北方民不聊生,小规模不断。明末,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一举旗,天下响应。
四、强敌环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反辽建金,并最终灭掉北宋。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后,对外征伐,其后代灭亡了南宋。努尔哈赤在关外崛起,其后代最终推翻了明朝。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