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描写大同古城的作文50字
2025-01-14 02:55:45 责编:小OO
文档

现存大同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由大将军徐达指挥扩建,城墙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占地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墙的基础采用规整的石条、石板和石方,以“三合土”夯实,外部包覆青砖。城墙高度达到14米,上部宽12米,下部宽18米。墙体四周设有54座望楼和96座窝铺。每面城墙上共有580对垛子,象征着当时大同所辖的村庄数量。城墙四个角落各有一座角楼,而城墙外的四个方向则分别建立了控军台。城池设有四个城门:东面的和阳门、南面的永泰门、西面的清远门以及北面的武定门。每个城门上均建有城楼,且楼、箭楼、望楼、角楼等防御设施间隔分布。城门外还建有瓮城、月城和护城河,共同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大同城墙以其高大雄伟、结构紧凑、防御设施完善而著称,在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在多次军事冲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而被誉为“北方的锁钥”。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