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厦马迎春启新程  ——2013年厦门马拉松赛日记整编
2025-01-14 01:37:28 责编:小OO
文档

1. 2013年的厦门马拉松赛,迎接了蛇年的到来,也迎来了我人生中的一个新春天。作为起步不久的马拉松爱好者,我在这里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2. 那时,我对马拉松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参赛热情高涨,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运动的热爱。爱好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花甲之龄坚持跑马的原因。
3. 没有爱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那时的我,还算是个马拉松的新手,离自为、自律、自由的境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的早期比赛日记中,这种局限和不成熟清晰可见。
4. 我并不追求完美,更好的自己永远在前方。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整理这些文字的原则。
2013年1月5日,我和几位跑友相约参加了厦门马拉松赛。这是我第三场全程马拉松赛,也是新年的第一场比赛。宫正帮我报名并安排了行程,上马结识的庞老师和老伴马校长,以及邹广仁大哥和嫂子一同前往,他们利用这次机会旅游。
邹哥,1947年出生,是同行者中最年长的。他从交际处退休后,经常和庞老师一起锻炼身体,参加过半程比赛。当时厦马实行7小时完赛制,比大马宽松了两小时,邹哥判断自己能完成全马,选择跑全马,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纪念。
1月2日9点,我们出发,与跑友们机场集合。MF8046航班准时起飞,经停青岛后,约两小时后到达厦门。我们在瑞景商业广场的牛庄酒店入住。
1月3日,我们一行人去了鼓浪屿游玩。在码头上,我认识了一个新字:“厝”!
比赛前一天,我去领参赛装备,我的参赛号是16187。大家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游览,熟悉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晚上,宫正去忙参加厦马传统的赛中赛,大红苹果晚些时候到达厦门,我和韩国朋友朴先生同室。
1月5日,我在厦门完成了第三场花甲马拉松比赛。比赛开始时,我以3小时30分完赛的速度奔跑,但我原本的目标是3小时40分。比赛过程中的兴奋和状态让我产生了激进的念头。前半程我每公里的速度都在5分左右,半程点上的耗时也恰好是1小时45分。但马拉松不是30公里的比赛,30公里后的逆风和上坡才是厦马的挑战。
最终,我以3小时39分40秒到达终点。虽然完成了目标,但我完成得并不好。前半程跑得快,体能消耗过早,对后半程影响太大。我还不具备3小时30分完赛的能力,却要以这个配速去比赛,最终也只是拼到了30公里刚过。后半程我跑了1小时54分,比前半程慢了9分钟。我的跑动距离还是多了些,赛会成绩单统计则是5分11秒,累积上升205米,热量消耗了2794大卡。
宫正的成绩是2小时52分,大连城市队获得了第七名。庞老师这次跑了4小时22分,和上海马拉松成绩相同。他跑得很努力,左腿也抽筋了。邹哥以6小时31分跑到终点,以66岁高龄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赛,是我的榜样。在这样的榜样面前,谁还能说老年人不可以超越自己?谁还能说66岁不可以创造运动生理极限的奇迹呢!
赛后,我还和大红苹果参加了《跑者世界》的赠阅活动。我们几个人挤上免费的大巴回到酒店,大家喝庆功酒,大红苹果和庞老师、邹哥频频举杯,带动了大家畅饮抒怀的情绪,我也聆听到了好多马拉松跑者的故事。第一次厦马经历很难忘,身心经受了磨练,眼界开阔了,成绩有提高,继续参加比赛的信心满满的。跑马拉松是有意思有意义的事,厦马敞开了我的心扉,我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在马拉松赛道上来临。
1月6日下午,我们离开厦门,平安返回大连。 (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