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至2025年,柳州公交车发生诸多显著变化。
早期,20世纪30年代,柳州公共交通刚刚起步,公交车数量稀少,线路也仅有寥寥几条,车辆多是较为简陋的改装车,能搭载的乘客有限,主要满足城市少量出行需求。
到了中期,随着城市发展,公交车数量逐渐增多,线路不断拓展,覆盖范围扩大到城市更多区域。车辆也在升级,舒适度有所提升,从木质座椅到较为坚固的金属座椅,外观设计也更为规整。
进入现代,尤其是近几十年,柳州公交车迎来巨大变革。车辆类型丰富多样,有普通燃油车、新能源车,新能源公交车大幅减少尾气排放,更加环保节能。车内设施愈发完善,配备空调、电子显示屏报站、柔软座椅等,提升了乘客乘车体验。公交线路日益密集,不仅覆盖主城区,还延伸到周边城镇,形成了完善的公交网络。同时,智能公交系统上线,乘客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公交位置,支付方式也从现金投币发展到刷卡、扫码支付等多种便捷形式,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