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不执意进攻诸葛亮摆出的空城计,主要是因为他看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意识到其中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司马懿看破了空城计:
司马懿到达西城后,通过观察诸葛亮的神态和城内的情况,判断出诸葛亮是在虚张声势,城中并无多少兵力。他意识到,如果诸葛亮真的有伏兵,就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坐在城楼上抚琴。
司马懿的政治考量:
司马懿深知,如果他此时攻下西城,虽然能立下大功,但也会让曹魏的皇帝曹叡更加猜忌他。因为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他的存在对曹叡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诸葛亮摆出空城计,实际上是在提醒司马懿要自保。司马懿意识到,如果此时他选择进攻,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司马懿的撤退决策: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司马懿决定撤退。他认为,此时撤退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当前政治形势的一种明智应对。
司马懿的撤退决策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代枭雄的深谋远虑和政治智慧。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