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外国,对残疾人的称呼方式是怎样的
2025-02-03 02:34:31 责编:小OO
文档

在外国,对残疾人的称呼十分讲究,需体现尊重与理解。“disabled people”是较为常见且正式的表述,强调因身体或精神状况而在生活中面临的群体。“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同样正式,把“persons”放在前面,突出其作为人的本质,避免只聚焦于残疾这一特征。

“handicapped”曾被广泛使用,但如今被认为带有一定歧视性,逐渐少用。而“crippled”“retarded”这类词带有冒犯和贬低意味,绝对不能使用。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体称呼也有差异。例如在一些倡导包容文化的国家,更倾向使用“differently-abled”,强调每个人能力不同,并非强调缺陷。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要了解并遵循当地习惯,以恰当称呼展现尊重与友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