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2023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025-09-22 22:59:43 责编:小OO
文档
2022-2023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 2022年第7号台风“木兰”(热带风暴)的中心于8月10日10时50分前后在广东徐闻登陆(如图)。监测台风中心实时位置信息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NSS

D.数字地球

2. 2022年6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其“苔丝”任务发现两个可能含有岩石矿物的“超级地球”,它们围绕红矮星HD260655运行,距离地球只有33光年,温度远高于地球,都难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 两个“超级地球”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两个“超级地球”的温度都远高于地球,其原因可能是( )

A.离太阳距离近

B.有厚厚的大气层

C.由岩石矿物组成

D.内部能量大量释放

3.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半年的3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完成下面小题。

1. 三位航天员太空“出差”期间在飞船内使用的电能主要来源于( )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核能

2.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时,下列现象中不可信的是( )

A.处于强辐射环境中

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宇宙天空是黑色的

D.能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

4.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因呈黑色故称为黑子

B.耀斑是色球层上喷射出来的红色火焰

C.日珥出现于色球层,肉眼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观测到

D.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地球上所有地区都可看到绚丽的极光

5. 据国家地震网正式测定,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在四川雅安芦山县(30.37N,102.94E)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莫霍面

C.上地幔

D.软流层

2.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是( )

A.从高楼撤离时,应乘坐电梯

B.在教室上课时,应立即往教室外跑

C.在百货商场时,应就近躲藏在玻璃柜台后面

D.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开人多的地方

6.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地处于常见的冰川地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处地貌的特征是高耸尖锐

B.B地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

C.C地地貌属于冰碛地貌

D.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

2.秦岭最高峰太白山被誉为“中国天然地质博物馆”,遗留了不少冰川地貌遗迹。在太白山可以看到的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①角峰②峡湾③冰斗④牛轭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法国比拉沙丘位于大西洋东岸,是在海岸线附近约一公里处的巨大沙洲影响下渐渐形成的。沙丘朝向大海的一面坡度不大,朝向松树林的斜坡坡度较大,下图为比拉沙丘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比拉沙丘是( )

A.海浪沉积地貌

B.海浪侵蚀地貌

C.风力沉积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

2.比拉沙丘的剖面及其主要外力的前进方向组合示意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8.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2.下列地貌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溶洞

B.钟乳石

C.漏斗

D.峰林

9. 霞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使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彩色的自然现象。夏季许多地方会出现绚丽的晚霞。下图为2022年7月2日傍晚出现在武汉的“玫瑰金霞光”。完成下面小题。

1.霞的形成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无选择反射

B.选择性散射

C.选择性吸收

D.无选择折射

2.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出现绚丽的晚霞,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气温高

B.尘埃少

C.晴天多

D.水汽多

10.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的气温比北极更低,主要原因是( )

A.①少

B.②多

C.③弱

D.④强

2.一项研究发现,夏季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这样的汽车被称之为“火焰车”。形成“火焰车”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

B.车身油漆对大气辐射的吸收强

C.汽车在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车顶和玻璃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11. 图为重庆某次灾害发生后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灾害是( )

A.地面沉降

B.泥石流

C.地震

D.滑坡

2.关于该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遇到灾害发生时,站在原地不动

B.可利用衣物裹住头部,顺着滚石方向快速往山下跑

C.修建导流沟是预防该灾害发生的最主要措施

D.居住在周边的人们,暴雨天要及时观察周围山体是否松动,主动转移避险

12. 2022年暑假浙江某科学教师在杭州崤山野外考查中发现了很多古生物化石,经相关地质专家辨认、分析后确认,这些化石中有珊瑚、贝类、角石等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断崤山的岩石主要类型及该岩石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分别为(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清澈温暖的浅海

D.温暖湿润的森林

2.下列有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B.前寒武纪的地层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铁矿

C.中生代的地层中可能含有三叶虫化石

D.一般情况下,先形成的沉积岩地层处在后形成的地层之上

13. “渔光互补”是指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通过在水面上设立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水上光伏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

B.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D.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2.推广“渔光互补”能起到的作用有( )

A.可以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

B.促进水面植物光合作用

C.会降低当地的环境质量

D.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14. 读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地貌图,识别主要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上右图示意的海浪侵蚀地貌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海蚀崖

B.②-海蚀拱桥

C.③-海蚀柱

D.④-海蚀平台

2.在上左图示意的海浪沉积地貌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海滩

B.②-沙嘴

C.③-三角洲

D.④-水下沙坝

15.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下图(a)为自由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有些蛇曲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这类蛇曲叫做嵌入式蛇曲(图b为长江上游通天河蛇曲)。通常情况下,嵌入式蛇曲由自由蛇曲演变而来。完成下面小题。

1.自由蛇曲的成因是( )

A.凹岸侵蚀

B.凸岸侵蚀

C.凹岸堆积

D.凸岸堆积

2.自由蛇曲演变为嵌入式蛇曲的原因有( )

A.地壳缓慢下沉

B.地壳缓慢上升

C.河流持续下切侵蚀

D.河流持续侧向侵蚀

16. “烟囱效应”是指内部空气沿垂直坡度空间上升或下降运动,使空气对流加强的现象。特朗勃墙式太阳能烟囱由玻璃板、吸热墙、风口和隔热材料组成,形成烟囱内空气的流动,加强室内自然通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建筑空调能耗。下图示意特朗勃墙式太阳能烟囱的组成及夏季某时段工作原理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特朗勃墙式太阳能烟囱夏季能加强室内通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烟囱内空气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上升

B.室内空气经由风口4进入烟囱内,并通过烟囱风口1排出室外

C.室内气压降低,室外空气经由风口5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加强室内通风的目的

D.室内气压上升,室外空气经由风口5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加强室内通风的目的

2.特朗勃墙冬季白天可通过调整风口的开关实现供暖。现确定风口2是关闭的,要实现供暖,其他风口开关( )情况,正确的组合是

A.开:风口3、风口4

B.开:风口4、风口5

C.关:风口1、风口5

D.关:风口1、风口3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圈层结构图材料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气候变化

(1)科学家主要通过对____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中F、G之间的不连续面称为____。

(2)材料一图中,表示生物圈的是____(填字母),岩石圈的范围是____(填字母)。

(3)受人类活动影响,A圈层中____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其原理是温室气体吸收____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____辐射能力也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4)与第四纪相比,恐龙繁盛时期地球表面气候特征是____、____(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作答)。科学家推测因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超级火山喷发,大量烟尘弥漫天空,烟尘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填削弱作用类型)增强,最后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市(40°N)附近地区地形图及“当地上空的大气垂直分层”图

(1)在晴朗的时候,受山谷风效应影响,造成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之间常出现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在右面北京和延庆之间的剖面示意图中,画出B处白天的风向箭头,并判断其风向为____风,此时北京上空A点处的等压面与延庆相比是向____(填“上凸”或“下凹”)。

(2)在当地上空的大气垂直分层图中,①层的高度X的数值最接近____

A.5千米

B.8千米

C.12千米

D.18千米

(3)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会被大气层中的某些物质吸收。①层中主要是____吸收____线,②层中主要是____吸收____线。

(4)太阳活动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主要是通过影响到____(填数字①②③)层中的____层来实现的。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乙两地的景观图。

材料二下左图为长江流域图。湖北宜昌以上河段为长江上游。2022年8月,受连日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鄱阳湖水系某河流入湖口水域滩涂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大地之树”景观(如下图)。

(1)材料一中甲地的地貌名称是____,与材料二中的____地(填“丙”或“丁”)地貌成因类似,自出山口到边缘堆积物颗粒逐渐变____(填“粗”或“细”)。

(2)说出材料一中乙地草方格沙障在防沙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3)长江上游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泥石流等。诱发泥石流发生的气象条件是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推测“大地之树”景观的形成过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