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肛瘘病人的护理
2025-09-22 22:26:13 责编:小OO
文档
肛瘘病人的护理

一 、定义

肛瘘为多发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主要。肛瘘多是肛痈溃后或切开引流排脓后,脓腔得以修复,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填充,但由于原发内口的存在,感染物不断由内口进入瘘管,使管腔不能完全闭合而形成的由致密结缔组织包绕的慢性病理性管道。肛瘘是肛管和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肛瘘多为肛周脓肿的后遗症。

二、分类

1、按瘘管位置高低:①低位肛瘘;②高位肛瘘。

2、按瘘管多少:①单纯性瘘;②复杂性瘘。

3、按肛瘘外口所在位置:①外瘘;②内瘘。

三 、临床表现

  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多与肛腺感染有关。其典型症状是肛周外口反复有少量脓血性分泌物甚至有气体、粪便排出和皮肤刺痒,有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病期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

1、症状:主要症状是反复自外口溢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高位肛瘘可有气体或粪便从外口溢出。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时,瘘管中脓液积存,可伴有明显疼痛或形成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

2、体征: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或肉芽组织突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若瘘管位置较浅,可在皮下触及自外口通向肛管的条索状瘘管。直肠指检时内口处轻压痛,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状瘘管。

辅助检查:

1、肛门镜检查:有时可发现内口。

2、X线:经外口注入碘剂造影,可明确瘘管走向。

四 治疗原则

   根据症状和体征可明确诊断,关于肛瘘的治疗,多数肛瘘不能自愈,保守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只有手术切开或切除。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

   手术方式:①肛瘘切开术;②肛瘘切除术;③挂线疗法。

五、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疼痛:与感染有关。

 2、便秘:与肛周疼痛惧怕解便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肛门失禁。

六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肛周疼痛、流脓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也因进行过反复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愿望,但对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心存疑虑、紧张。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肛瘘的有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讲解手术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同时可以让同病房的病人诉说自身的手术体会及感受,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而消除焦虑心理。

2.饮食护理   术前一日嘱患者进少渣饮食,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及多饮水,纠正饮酒嗜好,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前一日晚十时通知其禁食、禁饮。

3.肛门坐浴    坐浴是清洁肛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有效方法,并有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坐浴的盆应足够大,事先消毒,将沸水降温至43-46摄氏度盛于盆内,持续坐浴20-30分钟左右。

4.肠道准备   术前三日进少渣饮食,并口服缓泻药或肠道杀菌药,预防感染。术晨排便后给予清洁灌肠。

5.皮肤准备   清洁肛门、会阴部,术日晨进行皮肤准备并遵医嘱行术前用药。  

七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应加强巡视,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定时监测血压,脉搏,警惕内出血。

2.做好疼痛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 由于肛门、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尤其是肛瘘手术患者创面过大,挂线太紧,创面敷料填塞过多过紧,所以肛瘘术后疼痛较多见。因此,术后要注重舒适护理,减轻疼痛。

①热情安慰患者,多与患者交流;

②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

③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④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止痛剂应用,告知患者,术后过多应用止痛药可能抑制排尿反射,引起尿潴留,并影响切口愈合;

⑤对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对于部分疼痛特别敏感者可予以镇痛泵。

3.术后尿潴留护理

 肛瘘术后常并发排尿困难,主要是麻醉术后及肛门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告知患者术后要先解小便再喝水,当患者有排尿困难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先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

②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

③在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下,则遵医嘱给予导尿处理。

4.术后排便疼痛护理 

由于术后创面较大粪便刺激或有些患者会避免排便疼痛而控制饮食,从而导致大便干结。鼓励患者术后尽早排便,如遇疼痛敏感者可指导患者进行温水坐便,这样排便时可使创面周围肌肉松弛,同时可软化肛门口干结粪便,从而减轻排便疼痛。

5.术后饮食护理 

   术日、术后第一日进食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以清谈为主,勿食南瓜、牛奶、糖、红薯及豆制品类食物,以免引起胃肠胀气。术后第二日可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香蕉等,术后第3天给予普通饮食,要保证食物既富有营养又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或不洁食物,防止腹泻,忌食辛辣食物。

6.术后肛周护理

  由于肛瘘术后局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创面易受粪便污染及炎症感染,因此术后伤口感染的防治尤为重要,嘱患者在便后及换药前需温水坐浴,以清洁创面、消肿止痛。每日两次局部换药,以观察创面颜色、伤口肉芽生长情况,将红油膏纱条嵌入创面基地部,以防假性愈合。指导患者行提肛运动每日3~5次(吸气时提肛呼气时放松肛门如此反复5~10次)可增加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

7.预防并发症

术后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应注意观察敷料染血情况,以及血压,脉搏变化,还应观察有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肛门失禁的观察和护理:肛门失禁后,粪便自行外溢,粪便及分泌物刺激肛周引起局部皮肤潮湿、糜烂。一旦发生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勤换内裤。轻度失禁者,手术3日后作肛门收缩舒张运动;严重失禁者,行肛门成行术。

八 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往往提前出院,出院时伤口尚未完全愈合,

因此要做好下列出院指导:

①指导患者按时复诊,出院一周内每日来院换药一次;

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久蹲,勿穿紧身内裤;

③养成每日定时排便好习惯,便后及时温水坐浴保持肛周清洁;

④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燥性食物和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