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透层指导意见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
沥青材料:透层沥青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满足正文表一。
二、施工机械及试验仪器
1、必须配备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宽度应满足3m~6m。
2、配备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指导意见要求。
三、试验路段
1、在透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验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
2、试验路段确定的内容:表面清理方法、合适洒布时间、洒布量、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等。
四、透层洒布时间的确定
透层喷洒时间根据渗透深度、对基层强度影响情况,通过现场试洒确定,可采取两种时间进行试洒,即为:a.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稀释液,应尽量在水稳基层碾压完成24小时内完成洒布,兼中基层的养生作用;b.水泥稳定碎石中基层养生7-14天后喷洒。
五、透层施工
1、施工前准备:
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必须清理干净。
②当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时,必须在洒布稀释液前5~10分钟,对基层表面适当洒水湿润。
③乳化沥青稀释:按原液:水=1.5:1进行稀释,有条件时尽量使用热水稀释。
2、喷洒透层:
①洒布量为(0.8~1.0)kg/m2,具体洒布量取决于基层表面的纹理深度和试验确定,要求渗透深度应能大于5mm,并能与中基层材料粘结成整体。
②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可撒布干净的石屑、砂等吸除。
③透层洒布量应满足指导意见要求。
六、养护
应严格封闭交通(包括行人和非机动车),至少7天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二部分 透层指导意见正文
根据JTG F40-2004《公路路面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总结了多条高速公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瑞寻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施工,提出如下施工指导意见。
透层采用喷洒高渗透乳化沥青透层进行施工。
透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前及最高气温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气温低于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一、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
1、沥青材料
透层沥青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原液技术要求见表一。
高渗透乳化沥青原液技术指标要求 表一
试验项目 | 透层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 | ||
破乳速度 | 慢裂 | ||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 ||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不大于 | 0.1 | ||
沥青标准粘度计 C25.3(s) | 80~300 | ||
恩格拉粘度E25 | 10~60 | ||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 不小于 | 2/3 | ||
闪点(开口式)(℃) 不小于 | 90 | ||
蒸发残留物性质 |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 | 60 | |
针入度(25℃ 100g 5s)(0.1mm) | 100~300 | ||
延度(25℃) 不小于(cm) | 40 | ||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9 | ||
常温储存稳定性 | 1天 不大于 | 1 | |
5天 不大于 | 5 |
二、施工机械
(1)沥青洒布车(机) 智能型沥青洒布机,喷洒宽度3m~6m;
(2)洒水车 4T~6T洒水车;
(3)森林灭火鼓风机 3~4台;
三、主要检测仪器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沥青软化点仪;
(4)路面渗水仪;
(5)沥青粘度仪。
四、做好试验路段
在透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验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试验路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
①基层表面清理方法。
②确定合适的洒布时间、喷洒方法、稀释液比例及洒布用量。
③洒布参数确定——洒布用量(洒布车行驶速度和沥青泵转速)、喷工作位置、起步及终止时纵横向喷洒幅间搭接工艺。
④质量检查——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验段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⑤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验路段结束后应通过现场目测和相应技术指标的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出试铺总结。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五、透层洒布时间的确定
透层喷洒时间根据渗透深度、对基层强度影响情况,通过现场试洒确定,可采取两种时间进行试洒,即为:a.宜紧接在中基层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稀释液,应尽量在水稳基层碾压完成24小时内完成洒布,兼中基层的养生作用;b.水泥稳定碎石中基层养护7-14天后喷洒。
六、透层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中基层表面的准备
①喷洒稀释液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受污染。②如果中基层已碾压成型7天以上,应采用高压水或基层表面由6~8人一字排开用竹帚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使表层集料颗粒部分外露。③当中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时,必须在洒布稀释液前5~10分钟,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预湿,使工作面处于潮湿状态但水分不饱和,同时避免积水区域,以免稀释液洒布后出现流淌。
2、材料准备
为取得良好洒布粘度,应在洒布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可按原液:水=1.5:1进行稀释,有条件时尽量使用热水稀释乳化沥青,有利于前期的渗透速度,乳化沥青稀释后应立即使用,不宜长时间存放。
3、喷洒透层
中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洒布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稀释液的洒布量为(0.8~1.0)kg/m2,具体洒布量取决于中基层表面的纹理深度和试验确定。
透层油洒布如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透层油应立即清除,可撒布干净的石屑、砂等吸除。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洒,观测透层油的渗透速度和最终渗透深度,要求渗透深度应能大于5mm,并能与中基层材料粘结成整体,如达不到此要求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如基层养生时间、稀释比例、稀释液的温度和洒布量等),直到满足要求。
4、养护
洒布透层沥青后,应严格封闭交通(包括行人和非机动车),至少7天后方可开放交通,防止破坏其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和透层油的粘结作用。
七、透层质量检查
透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见表二。
沥青路面透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表二
项目 | 检查频率 |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 试验方法 |
沥青量 | 每半天1次 | 在规定范围内 | 称定面积收取乳化沥青量 |
渗水试验 | 1处/1000 m2 | 渗水量<5ml/min | 用渗水仪,每处2点 |
外观检查 | 随时全面 | 外观均匀一致,渗透深度不小于5mm,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无多余乳化沥青。 |
第一部分 下封层指导意见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
1、热喷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一的要求;
2、集料采用石灰岩或其它岩性碎石,规格为S10,单一粒径9.5mm~13.2mm,集料0.075mm通过率应小于1%。
二、施工机械及试验仪器
1、沥青、集料同步封层机;
2、配备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指导意见要求。
三、试验路段
1、在沥青路面下封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
2、试铺需确定主要内容:沥青洒布参数、集料撒布参数、碾压工艺、质量检查、施工作业长度及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
四、下封层施工
1、SBS改性沥青和集料洒(撒)布:
①施工时间:宜在施工柔性上基层前2~3天进行喷洒;
②施工控制:a、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90℃,喷洒数量按1.0kg/m2~1.2kg/m2计。b、集料撒布数量按5m3/1000m2~7m3/1000m2计,满铺率在60%~80%左右。c、集料必须经过拌和楼加热进行预裹附处理,预裹附油石比为0.5~0.7%。
2、碾压:
碾压顺序由路肩侧到中分带侧依次碾压,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2~3遍,每次碾压重叠1/3轮宽,确保有效压实宽度。
3、注意事项:
①集料应洁净无粉尘污染,沥青和集料应均匀,集料撒完即进行碾压;
②施工完成后,试验检测应满足施工指导意见要求。
第二部分 下封层指导意见正文
根据JTG F40-2004《公路路面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参照相关沥青路面下封层专项试验研究成果,在总结了多条高速公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瑞寻高速公路路面下封层施工,提出如下施工指导意见。
下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单层表面处治,按层铺法施工。
下封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前及最高气温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
一、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技术要求
1.沥青材料
下封层采用热喷SBS改性沥青(I-D),技术要求见表一,加工单位必须每车自检一次,且提供自检报告单,且经监理签字确认;施工单位每车自检一次,并留样备查;监理单位按照规定频率检测,试验项目与施工单位相同。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表一
检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
针入度(25℃,100g,5S)(0.1mm) | 40~60 | |
针入度指标PI | 实测值 | |
延度(5cm/mim,5℃)(cm) 不小于 | 20 | |
软化点(TR&B)(℃) 不小于 | 65 | |
动力粘度(60℃)(Pa.S) 不小于 | 2000 | |
动力粘度(135℃)(Pa.S) 不大于 | 3 | |
闪点(℃) 不小于 | 230 | |
溶解度(%) 不小于 | 99 | |
离析,软化点差(℃) 不大于 | 2.5 | |
弹性恢复(25℃)(%) 不小于 | 75 | |
RTFOT 试验后 | 质量损失(%) 不大于 | ±0.6 |
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 65 | |
延度(5cm/mim,5℃)(cm) 不小于 | 15 |
集料采用石灰岩或其它岩性碎石,规格为S10,单一粒径9.5mm~13.2mm。水洗法筛分级配范围见表二,施工单位每200T自检一次,监理单位按规定频率抽检。
集料级配范围 表二
规格 | 公称粒径 (mm) |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 |||
19.0 | 13.2 | 9.5 | 4.75 | ||
S10 | 10~15 | 100 | 90~100 | 0~15 | 0~5 |
二、施工机械
(1)沥青、集料同步封层机;
(2)洒水车 4T~6T洒水车;
(3)森林灭火鼓风机 3~4台;
(4)压路机 16T或以上吨位轮胎压路机;
(5)装载机 1~2辆。
三、主要检测仪器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沥青软化点仪;
(4)标准筛(方筛孔);
(5)路面渗水仪;
(6)沥青粘度仪。
四、试铺
在沥青路面下封层正式开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长度不小于300m。试铺路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
①洒布参数确定——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洒布用量(洒布车行驶速度和沥青泵转速)、喷工作位置、起步及终止时纵横向喷洒幅间搭接工艺。
②集料撒布参数确定——集料加热温度(如果需要)、料门开度、行驶速度。
③碾压工艺——碾压速度、碾压遍数。
④质量检查——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验段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⑤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长度、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铺段结束后应通过现场目测和相应技术指标的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后,施工单位应提出试铺总结。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五、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施工采用沥青、集料同步封层机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控制如下:
1.喷洒SBS改性沥青
为防止施工完成的封层遭污染,热沥青在施工柔性上基层前应选择合适的喷洒时间(具体视施工条件确定,保证施工完成不受污染即可),喷洒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进行,沥青洒布车喷嘴的轴线应与路面垂直,并保证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同时保证洒布管的高度,尽量使同一地点能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洒嘴喷洒的沥青。
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90℃,喷洒数量按1.0kg/m2~1.2kg/m2计。
2.撒布集料
集料必须经过拌和楼加热进行预裹附处理,预裹附油石比为0.5~0.7%。集料与沥青同时撒布,数量按5m3/1000m2~7m3/1000m2计,满铺率在60%~80%左右,集料撒布全部在改性沥青未凝固之前完成。
3.碾压
集料撒布后即用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2~3遍,确保集料与热喷沥青牢固粘结。碾压时每次碾压重叠1/3轮宽,碾压要求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碾压顺序由路肩侧到中分带侧依次碾压。
4.注意事项
(1)下封层施工用集料应洁净、无粉尘污染。
(2)洒布沥青和撒布集料应做到均匀,并用总量校核施工用量;对于局部不均匀的地方,应及时采用人工进行补洒(撒)。
(3)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局部露黑处发生粘轮时,应再补撒少量集料。
(4)下封层在正式施工前应按以上要求做好试铺路段,质量检查合格后,写好试铺总结,经批准后才能正式施工。
(5)在下封层不再粘轮时,应尽快铺筑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确保下封层不受污染。
六、下封层质量检查
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见表三。
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表三
项目 | 检查频率 |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 试验方法 |
沥青量 | 每半天1次 | 在规定范围内 | 称定面积收取沥青量 |
集料量 | 每半天1次 | 在规定范围内 | 用集料总量与撒布面积算得 |
渗水试验 | 1处/1000m2 | 渗水量<5ml/min | 用渗水仪,每处2点 |
刹车试验 | 1处/2000 m2 (仅试铺段做刹车试验) | 沥青层不破裂 | 沥青冷却至常温后用BZZ—60标准汽车以50Km/h车速急刹 |
外观检查 | 随时全面 | 外观均匀一致,用硬物刮开下封层观察,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不起皮,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无多余沥青。 |
第一部分 粘层指导意见控制要点
1.高速公路粘层施工部位:上基层与下面层之间、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和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均应喷洒粘层沥青。
2.粘层沥青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表一。
3.施工前准备:沥青面层表面清扫、冲洗、晒干。
4.粘层施工时间:粘层应提前洒布,并确保施工前已破乳,水分已挥发。
5.施工控制:各面层之间粘层沥青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2~0.3)kg/m2;未施工防水粘结层的桥面、通道表面和搭板的表面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4~0.5)kg/m2。
6.施工单位材料检验:
1)每车乳化沥青均应取样检验,内容包括:粘度、蒸发残留物含量,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
2)粘层沥青施工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测一次洒布量,并随时外观检查洒布的均匀性。
7.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行驶。
第二部分 粘层指导意见正文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结合相关沥青路面试验研究成果,在总结多条高速公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基层与下面层之间、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和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均应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表一。
2.各面层之间粘层沥青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2~0.3)kg/m2;未施工防水粘结层的桥面、通道表面和搭板的表面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4~0.5)kg/m2。
3.喷洒粘层沥青前,应将沥青面层表面清扫干净,用森林灭火器吹净浮灰,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桥面及通道表面应清除调平层的杂物和浮灰,清除排水孔灰浆杂物,彻底洗刷干净。
4.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局部也可用小型沥青洒布车人工补洒,洒布车应有良好的计量设施,确保均匀地按规定数量实施喷洒。
5.为防止粘层沥青发生粘轮现象,沥青面层上的粘层沥青应在面层施工前洒布,并确保乳化沥青已破乳,水分已挥发干净,在此期间应做好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行驶。
6.每车乳化沥青施工单位均应取样检验,内容包括:粘度、蒸发残留物含量,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粘层沥青施工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测一次洒布量,并随时外观检查洒布的均匀性。
粘层油技术指标要求 表一
试验项目 | 粘层用SBS改性乳化沥青PCR | ||
破乳速度 | 快裂或中裂 | ||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 ||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不大于 | 0.1 | ||
沥青标准粘度计 C25.3(s) | 8~25 | ||
恩格拉粘度E25 | 1~10 | ||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 不小于 | 2/3 | ||
蒸发残 留物性质 |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 %) | 60 | |
针入度(25℃ 100g 5s)(0.1mm) | 40~120 | ||
延度(5℃) 不小于(cm) | 20 | ||
软化点 不小于(℃) | 55 | ||
弹性恢复(25℃,1h)不小于(%) | 60 | ||
60℃动力粘度 不小于(Pa.S) | 500 | ||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 97.5 | ||
常温储存稳定性 | 1天 不大于 | 1 | |
5天 不大于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