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出处
2025-02-11 08:06:38 责编:小OO
文档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出处是《论语·为政》

解释

君子有所为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应当有所作为,即在社会和人生中,应当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的“为”,可以理解为积极行动、努力实践,不断追求道义和真理。

君子有所不为,则是强调君子应该有所节制,有所不为之事。这意味着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君子会选择不去做,因为他们明白某些行为不符合道德原则或不符合正义。这种选择体现了君子的道德底线和人格尊严。

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于人格修养的核心理念。君子在行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更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因此会谨慎选择自己的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是要求君子在处理事情时,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有所节制,达到一种内外兼修的境界。

总的来说,《论语·为政》中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既要积极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又要有所节制,避免做出违背道德和正义的行为。这句话成为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推崇的处世之道,也是人们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指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