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钢筋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案
2025-09-23 10:28:09 责编:小OO
文档
钢筋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第二合同段为跨江滩桥部分,起点桩号K1+745.00,终点桩号K2+715,全长970.0m。采用100m+5×154m+100m七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下部构造共有7个墩(19#~25#墩),共76根钻孔灌注桩,其中8根φ2.0m钻孔灌注桩和68根φ2.8m钻孔灌注桩,桩基钢筋工程数量表如下:

桩基钢筋工程数量表

项目单位合计
钢筋Φ32

kg1265266.7
Φ25

kg136032.1
Φ22

Kg4363.8
φ12

kg160660.3
声测管φ60×3

kg62091.4
非金属定位块7008
2 施工总体组织

2.1 人员配置计划

人员配置计划表

序号人员或工种人员安排姓名工作内容
1单项工程负责人1吴勇全面管理
2质检工程师2胡世浩、张文远质量检查、监督
3现场工程师2袁公益、贾荐现场技术指导
4试验工程师1胥林凤试验检测
6现场安全员1黎昌华现场安全监督与指导
7调度员1彭银河施工设备与材料安排
8起重工2吊装工作
9钢筋工20钢筋加工与绑扎
10焊工7钢筋焊接
11车丝工4主筋剥肋滚压螺纹加工
12修理工1施工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13电工1施工用电的安装与维修
2.2 主要施工设备计划

主要施工设备计划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能力数量进场时间
1履带吊住友50T

50t1台

2006年11月

2汽车吊QY-2525t1台

2006年11月

3平板拖车40t1台

2007年2月

4钢筋弯曲机GB40B1台

2007年2月

5钢筋切断机GQW40150kw

1台

2007年2月

6对焊机GQH32150kw1台

2007年2月

7电焊机BX--5004台

2007年11月

8柴油发电机120120KVA1台

2006年11月

9柴油发电机120120KVA1台

2006年12月

10直螺纹滚压机CX-404.0kw2台

2007年2月

11液压万能试验机WE-1000B1台

2006年12月

2.3 施工水电布置

(1)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沉淀净化后的江水,区内江侧设置1座100m3的蓄水池,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在生产区设置1座容量630KVA 箱式变电站负责钢筋加工施工,同时配备2台120KVA发电机。

2.4 现场平面布置图

钢筋加工区平面布置图见附件。

3 施工总体方案

钢筋笼均在经过地基处理的钢筋棚内采用支架成型法集中制作,用平板拖车通过便道或施工栈桥运至墩位处,利用50t履带吊下放钢筋笼,最大吊装重量26.5t。

3.1 材料准备

(1)按照工程进度要求,编制材料进场计划。

(2)钢筋材料进场后,首先要检验材料的牌号、等级、规格、生产厂家是否与合同相符,产品外观是否受损;检查无误后再检验其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单。无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单的应不予验收。

(3)进场材料验收后,应按材料的不同种类、型号、规格、等级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材料宜堆存在仓库(棚)内,钢筋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以防淋雨锈蚀和其它污染,影响钢筋质量。

(4)材料入库存放后,应及时对进场材料按规定抽检频率进行验证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填写在材料标识牌上,以告知使用人员此材料的取舍。

(5)材料的发放应由钢筋笼制作班组根据现场技术交底规定的构件部位、品牌、规格、数量填写领料单,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核签后向料库管理人员领取。

3.2 钢筋笼的分节及下料

钢筋的一般长度为12.0m,故钢筋笼标准节长度按12.0m进行制作,各节的长度为n×12+(L-n×12)m(其中L为桩长)。

下料前应将钢筋调直并清理污锈,钢筋表面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笼下料后采用切割机将钢筋的两头切平,使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以保证钢筋的墩头或连接的顺利进行。

3.3 钢筋笼的制作

(1)钢筋笼的制作采用支架成型法。支架用3cm~4cm厚的钢板,按骨架的设计尺寸,做成半圆的固定支架。在它的周围边缘,按主筋的位置凿出支托主筋的凹槽。制作时,将主筋逐根放入凹槽,然后将箍筋按设计位置放在骨架外围,弯绕成圆箍,并与主筋点焊连接。直到最后加工成型。

钢筋制作示意图

(2)钢筋的连接:主筋接长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其余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主筋N1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每个断面主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全部主筋数量的50%;加强筋N2采用搭接电弧焊,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箍筋N4采用绑扎连接。

焊接前应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应范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3)焊条采用THJ502碳钢焊条,化学性能如下:

抗拉强度(MPa)

屈服强度(MPa)

伸长率(%)

冲击功(J)

≥490

≥400

≥20

≥27

(4)钢筋笼加工时要确保主筋位置准确,并在钢筋笼外侧安装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等距离焊在钢筋笼主筋上,其沿桩长每隔2.0m设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地设置4块,以确保设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为对成桩进行质量检测,钢筋笼制作时需按设计要求对称布置4根φ60×3mm的声测管,声测管竖向焊于N2上,单根长度大于桩长40cm(出口露出桩顶40cm)。

(6)声测管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过程中,控制好焊接工艺,不得烧伤声测管,焊接接长要仔细检查,且接头处孔壁过渡圆顺光滑。

(7)声测管安装在钢筋笼上要固定牢靠,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0.5%,下钢筋笼时管内要灌清水,不能直接用江水,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用来灌声测管,以免探测管底部沉淀、堵塞,导致超声波检测探头下不到位。

(8)声测管接头焊接要牢固,不得漏浆,顶、底口要封闭严实,严防异物调入或漏水。

3.4 钢筋笼的存放

钢筋笼分段加工制作完成后,存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

(1)存放及运输过程中,按分节情况进行分类编号,并将钢筋笼垫高,防止钢筋骨架粘上泥土、油污及水锈污染。

(2)存放时,要求钢筋笼内的十字支撑保持一根水平,一根垂直向下受力,严禁在十字型支撑斜置的情况下进行存放。

(3)钢筋笼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起吊时人工穿索。

(4)钢筋骨架起吊时,吊机操作应平稳、缓慢,避免落钩时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冲击变形,并对吊点处支撑环增“+” 形或“△”形支撑,防止吊点处骨架变形。

3.5钢筋笼的安装

钻孔桩成孔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开始钢筋笼吊装施工。为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采用长吊绳小夹角的方法减小水平分力,起吊时顶端吊点采用两根等长吊绳,根部采用一根吊绳,吊点处设置弦形木吊垫与钢绳捆连。吊机主钩吊顶端吊绳,副钩吊根部吊绳,先起吊顶部吊绳,后起吊根部吊绳,使平卧变为斜吊,根部离开地面时,顶端吊点迅速起吊到90°后,停止起吊,解除根部吊点及木垫。检查钢筋笼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钢筋笼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钢筋笼下降到顶部吊点附近的加劲箍接近孔口时,用工字钢穿过加劲箍的下方,将钢筋笼临时支撑于孔口。此时吊装第二节钢筋笼,使上下两节钢筋笼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连接。对接时要衔接迅速,减少作业时间,连接完成后,稍提钢筋笼,抽去临时支托,将钢筋笼徐徐下降,如此循环,使全部钢筋笼降至设计标高为止。

 桩基钢筋笼吊装示意图

根据测定的孔口标高计算出定位筋的长度,核对无误后进行焊接,完成对钢筋笼最上端的定位。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钢护筒顶端。两工字钢的净距大于导管外径30cm。其后撤下吊绳,用短钢筋将工字钢及定位筋的顶吊圈焊于钢护筒上。既可以防止导管或其他机具的碰撞而使整个钢筋笼变位或落入孔中,又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用。

注意事项:

(1)钢筋笼下放时需严格检查钢筋笼保护层,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两节钢筋笼对接时,按照长线法拼接的标记对位,使上下节中心线保持一致,各钢筋的对位准确。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钢筋笼接长时每节接长应保证垂直度满足要求,接头牢固可靠。

(3)钢筋笼安装过程时采取有效的定位和下放措施,确保钢筋笼准确定位和防止碰撞孔壁,当下放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不得将变形的钢筋笼放入孔内。对接时工效要衔接迅速,减少作业时间,力争快下笼。

(4)钢筋笼安装到位后及时固定,防止脱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上浮。钢筋笼下笼时要安装触底装置,避免钢筋笼变形。

3.6 钢筋笼制作的质量要求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有关规范的标准规定。

(2)钢筋的加工、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3)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焊接的钢筋和钢筋骨架,没有变形、松脱和开焊。清除钢筋表面浮皮及铁锈。

(4)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报告钢筋质量自检查结果,并办理验收手续。

钢筋笼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受力钢筋间距±20mm

尺量检查
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0,-20mm

尺量检查
3钢筋骨架长度±10mm

尺量检查
4钢筋骨架直径±5mm

尺量检查
5保护层厚度±10mm

尺量检查
6钢筋弯起位置±20mm

尺量检查
4 质量管理措施

(1)遵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全面的进行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2)坚持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各级责任人层层负责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级工程质量责任岗位职责,做到工程质量管理组织化、程序化。

(3)做好工程质量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4)做好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5)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使施工操作规范化,质量职责奖惩制度化。

(6)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标准,做好工前技术交底和班前技术交底,加强施工技术控制,保证施工按照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

(7)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并和项目质检人员一起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之后请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对相关记录进行签证。检查时项目质检人员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有具体处理意见。每完成一个工程间位,现场技术员和项目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并填写好相关记录表格,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一起检查成品,检查成品合格之后及时检查该项工程的各项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数据是否准确,签证手续是否完备等。每月由项目质检人员组织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检查小组对外、内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落实实施。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质量检查程序框图见下图)。

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8)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记录并及时汇总总结。

(9)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

5 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工作时严禁打闹嬉戏和擅离工作岗位。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机械设备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4)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5)各起重工作,由专业人员操作完成;起重施工前对起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人身、设备及工程结构物的安全。

(6)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做到持证上岗,做好机械运转记录和例行保养记录。

(7)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船舶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8)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警钟长鸣,教育广大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坚持班前安全讲话,班后安全评比制度。坚持安全奖惩制度实行重奖、重罚,对于违章操作玩忽职守人员,除批评教育之外,按规定加以处罚。

(9)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物资、材料、机械设备要分类堆(停)放,做到整齐美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