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25-09-23 10:28:18 责编:小OO
文档
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 基本情况                

本年级93人参考,优秀13人, 率0.1475,及格37人, 及格率0.5131低分25人 , 率0.2785,人平55.4综合指数:0.4973  

二.试卷分析:

从试卷的内容来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关注科学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知识难度来看,难度适中,没有偏、难、怪题,符合本册教材的教学意图,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三、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科学推测问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2.试题亮点: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在有限的时空,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掌握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现有水平,力求内容充实,既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严格控制“送分题”,充分发挥了试卷的评价性。考察知识点虽有叠加而不越纲,一题多考而不超标,确保难易适度,基本适合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作答。

3、得失分原因分析:

(1).回顾科学知识.由于时间紧,没有给学生回顾总结每一单元所学知识,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灵活记忆力好的学生做的还好.

(2).观察提出问题,第一小题做的还可以,平时讲过,第二小题学生做的不好.

(3).分析实验现象,失分较少.

(4).解释自然现象, 属于发挥题,看学生平时对知识点掌握情况。部分学生答的不好。

(5).描述实验过程, 失分较少。  学生平时掌握的较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

(6).六七题都是第一问做的还可以,第二问做的不好

失误原因一是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二是粗心,丢三落四,三是综合归纳能力差。

四.成绩与不足

从质量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了一些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学生能把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这些题目作为知识点来说,难度并不大,但是失分率却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在日常训练中的一些漏洞,造成了失分。另外教材中的实验部分许多教师由于条件所限做得不是很成功,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或者完全不知道.致使考试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模糊,造成失分严重的情况.

五.方法措施

1.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给教师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钻研业务,有时间学习更多的东西,及时地给自己充电。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5.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6.加强复习,提高理解力。

7.多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8.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做过了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光凭教师的讲解演示是不够的.

2010年7月1日

2010年7月1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