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学欣赏试题之十
2025-09-23 10:27:00 责编:小OO
文档
文学欣赏试题之十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填充句子:“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赏心乐事谁家院。”

2、晚明散文以          成就最高,作家中又以            为最。

3、代表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

4、《虞美人·听 雨》这首词以“          ”为线索,按          顺序用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年、壮年到老年不同阶段的人生况味。

5、诗歌创造形象有其特殊性,一般只抓住最便于抒情的典型事物作写意性的描写,即往往通过“         ”和“        ”的创造来构建自己的形象体系,抒发主观情感。

6、“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从修辞的角度来说,用了          的手法,写出明月若即若离、无情却有情的奇妙感。

二、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2、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成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压迫》的戏剧结构特点。

4、如何理解“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三、阅读分析题(共30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使人回味再三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看了这个故事,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可使我终身受用。我喜爱这个故事。

请问:

(1)、从叙事的角度着眼,或者从本文构思立意的角度出发,把你认为是文中最重要的语句划出来,并摘抄在下面:(3分)

(2 )、如果让你来作抉择,你会把壶中的水喝了呢,还是把水倒进吸水器?为什么?(4分)

(3)、文中“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一句应该如何理解?(4分)  

(4)、根据你的理解,用比较简洁的语句将“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揭示出来。(不超出40字)(4分)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长孺病甚,念念。若长孺死,东南风雅尽矣,能无念耶?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家弟秋间欲过吴。虽过吴,亦只好冷坐衙斋,看诗读书,不得如往时,携侯子登虎丘山故事也。 

  近日游兴发否?茂苑主人虽无钱可赠客子,然尚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勺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不大落寞也。如何?

请问:

(1)、开篇“若长孺死”一句在书信中是有悖常理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2)、从文章叙写中可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人格品质?(5分)

(3)、作者“为官的痛苦”具体表现有哪些?所向往的雅趣又是什么?(6分)

四、鉴赏写作题(40分 )

阅读作品,写一篇鉴赏分析文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