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2025-09-23 10:27:02 责编:小OO
文档
期中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衣着/着落    咀嚼/咬文嚼字    悄怆幽邃/悄无声息

B.震撼/遗憾  寂寥/荒谬绝伦  隔三差五/犬牙差互

C.磅礴/磅秤  和蔼/随声附和  毁誉参半/参差披拂

D.和蔼/谒见  叹惋/婉言谢绝  俯仰生姿/汪洋恣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落暮    鸡毛信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B.澎胀  宦游人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C.辗转  蒲葵扇  耐人寻味  豁然开朗

D.羁绊  风萧萧  兴高彩烈  惊心动魄

3.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记》)

(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代诗歌,将爱情描绘得美丽之至。《诗经》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表达了美丽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而另外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表达了男子对美丽女子的倾慕之情。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简述该章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第五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爱如山,《傅雷家书》中傅雷在信中是怎样开解劝慰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歌颂明君贤臣的,有鞭挞昏君、奸臣、小人的,有宣扬因果报应的,有贤母教子、孝子事亲、英雄救难、报仇雪恨的,有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等等。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陈熊海 通讯员/饶洪浩) 3月25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展开。这是地球一小时开展的第11年,也是它正式进入中国的第九年。25日20点30分,中国西部城市成都和全球近2500个城市一起参与到这场全球环保盛事中。多个地标性建筑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SM广场用极限单车秀、荧光芭蕾等活动配合今年的主题,提醒公众环保出行的重要性;成都电视塔在熄灯的同时组织市民荧光夜跑;成都远洋太古里、福士广场等也熄灭了不必要的商业灯光,以示对环保行动的支持。

材料二:第48届世界地球日宣传图片。

材料三:今年中国“地球一小时”继续从公众盼望的蓝天入手,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乐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鼓励每一位个人面对气候变化施行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每个人小小的改变,让雾霾不再,蓝天重现。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绿色出行、理性消费、循环利用、购买可持续认证的商品,以可持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活出蔚蓝。

(1)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简要介绍图片的构图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一颗糖 一世暖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的疑惑:“你从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7.文章标题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小颜的性格除了勤劳和逆顺受外,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请对小颜懂得感恩的性格举例加以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全文,从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7年5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嘉兴乌镇进行的三番棋比赛,“阿尔法围棋”总比分3比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建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互相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0亿个可以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11.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与人有哪些区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桃花记》)

(二)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④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节选自《老子》)

【注】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④甘:以……为甘。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复行数十步

不复出焉        B.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C.具具答之

各具情态  D.乃乃不知有汉

去后乃至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段(一)中从哪四个方面描写了桃花的美好生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一)和语段(二)描绘了怎样的社会?作者描绘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蒹 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8.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从内容的角度,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原,____________并不遥远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大师说,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潜力。

有人问:米有什么潜力呢?

大师回答:见过酿酒吗?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把缸密封起,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便酿成了醇香的酒。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就是米的潜力。

大师顿了顿,继续说:米的潜力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从它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开始,是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成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期中检测卷

1.C(páng/bàng,hé/hè,cān/cēn;A.zhuó,jué/jiáo,qiǎo;B.hàn,liáo/miù,chà/cī;D.ǎi/yè,wǎn,zī/zì)

2.C(A.暮—幕;B.澎—膨;D.彩—采)

3.(1)黄发垂髫 (2)徒有羡鱼情 (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4.(1)示例: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反抗,反抗传统,反抗权威,反对压迫,追求平等,桀骜不驯。(2)一是告诉孩子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精神消沉的情形是难免的;二是开导儿子有困难要及时向父母倾诉;三是告诉儿子在失意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的平衡;四是鼓励儿子要像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打击。

5.①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②年画的内容包罗万象

6.(1)成都与全球近2500个城市共同参与2017“地球一小时”活动 (2)图片由上到下,图片上方有“世界地球日”字样,并且有每年世界地球日举办的时间“4.22”,图的上半部分是蓝天和白云。图片的中间部分有一双手托起地球。图片下方是森林、草地、鲜花、蝴蝶等元素。(3)今年举办地球一小时从蓝天入手,号召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使蓝天重现。

7.点明文章主旨(1分);以“糖”为明线,以“暖”为暗线,贯穿全文(仅点出线索即可得分,1分);标题简洁新颖,有一定的悬念效果(1分),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8.可抓住多个角度,如对比:将“平时看似柔弱”与“超强”对比,突出强调小颜为了帮助“我”而与高年级学生奋力搏斗时爆发出的力量之大,也突出了“我”的震惊,更表现了小颜给“我”的温暖的情谊。再如用修辞,用了比拟的手法,将小颜拟作“发怒的豹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颜在与高年级学生搏斗时的勇猛无畏的样子,表现了他对“我”温暖的情谊。(其他还可以抓住“闪转腾挪”等用词赏析)(抓点清晰正确2分,赏析正确2分,共4分)

9.示例一:他感恩“我”给了他半块糖,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并且在别的同学欺负“我”时,不顾一切地奋力帮助“我”。示例二:继母对他不好,他却感恩她给了他和爸爸一个完整的家,感恩她坚持没有让自己辍学,毕业后回乡侍奉瘫痪在床的继母。

10.结尾段,再次回忆小时候吃糖的情景,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11.①智能机器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②智能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它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或答: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③智能机器只是模仿人类的某项功能。(答出3点,给4分)

12.不能删去,因为“最”表示程度,起作用,突出强调了人脑复杂、神奇的程度之深,进而说明建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之大。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两个“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3.列数字。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

14.A(再,又;B.类/连接;C.同“俱”,全、尽/具备;D.竟然,居然/才)

15.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6.①美好的自然环境;②安宁的社会环境;③怡然自得的精神面貌;④淳朴好客的民风。

17.两个语段描绘的都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民风淳朴的社会。与当时战乱频仍、剥削压迫严重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

【语段(二)译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即使有船只车辆,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得到,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

18.托物起兴(比兴手法)。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19.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20.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