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2025-09-23 10:31:30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后,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行政院农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植树节的诗歌 

把三月攥在手中 然后遐想 你会感觉 那是一朵神奇的荫凉 只是这个三月很长很长 一个民族将它灌溉喂养了数千年 数千年后的又一个三月呵 

依然呈荒芜光秃状,走进 林业或党报的号召文章 而这朵荫凉也很重很重 

几代人都幻想将它搬进阳台、屋场 然而气力总是半途而废 荫凉无奈,惋惜着 

竟自躲进人们焦虑的渴望 也许顺为和煦中续着冬天的雪霜 也许因为阳春里窥伺着夏日的骄阳 更何况有短浅的镐锄舞弄着贪婪 更何况有无知的锯齿狰狞着摧残 而企望又不能缩短三月的漫长 而等待又不能减轻荫凉的重量 

还是把三月攥紧手心 然后思想 你会感觉 心坎萌动着艰辛的呐喊 

植树节 

种下一棵树苗, 在那山水佳地. 越长越高越大, 但愿越长越美. 

那一个星期天, 急急跑来看树. 眼泪哗哗不停, 小树被人折断. 

我准备埋了它, 但总那么不舍. 我轻轻抚摸它, 它是我的朋友. 

植树节 

我在心里 种下了梦想即将收获成功 你在心里 种下了希望即将收获幸福 

我在虹桥 你在斜桥不知不觉 种了同一棵树叫做美好未来 

植树节 

在目所能及的地方种一棵树吧, 首望着它, 在春风中发芽, 在夏雨中成长, 

在金秋中硕果累累, 在寒冬中孕育希望. 春华秋实, 树长轮, 人添岁. 

在必经的路旁种一棵树吧, 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 你需要畅快地呼吸, 

你需要歇脚纳凉, 你需要蓝色天空, 你需要绿色灵感. 

没有索取, 只有回报, 这就是绿色的精灵. 

植树节小诗一首 

植一个生命 我也无法选择这土地的肥沃与贫瘠   阳光和风雨给了你 

从此你就要承受磨砺 挣扎 你把根钻进缝里 希冀 你把梢向着天际 

你或许枯瘦 你或许丰腴 历沧桑有多少辛酸 你却是默默无语 谁能解你百年千年的屹立 

在今天请种一棵树吧, 仅为证明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既然没有曹雪芹的才华, 

既然没有爱因斯坦的大脑, 既然没有则天皇帝的胆魄, 既然没有居里夫人的勤奋. 平凡的你起码可以种一棵树, 一棵在你百年之后, 仍郁郁葱葱的树. 

三月随想 

—写给3.12植树节 

就在三月 就在今天 风是绿的 笑声是绿的 歌声是绿的 用心植一片草 

就会翠绿一片大地 用爱种一棵树 就会留下一片绿荫 曾面对荒芜的沙漠 

听肆虐的风沙 埋葬了多少执着的梦想 曾面对贫瘠的山头 看无情的山洪 

冲毁了多少美丽的希望 当缠绵的春雨在眼中湿润 惊蛰的雷声在天空炸响 

于是—一个绿色的梦想 又一次在三月酝酿 一个绿色的希望 又一次在今天启程

   国际劳动妇女节

英文名称: Women's Day   日期:3月8日 March the 8th 节日简介  根据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令第270号)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国际劳动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或“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归还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的日子。 

妇女节是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节日由来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9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导致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者被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家、杰出的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的节日。1917年,妇女号召在2月23日 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举起了“三八”节的战斗红旗,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反对饥饿的示威。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38年3月8日,宋美龄动员妇女积极参与抗战救国。 

  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节日意义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尽管后来当局出动攻击并驱散了人群,但这次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