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2025-09-23 10:34:25 责编:小OO
文档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生效日期:XXXXX
版本/修改次第更改页次/章节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
A/0初版XXXXXX

XXX

XXXXX
1.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事件危害,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或二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上级公司的要求、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及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发生的突发性职业危害事故。

3.危害因素
3.1主要危害因素:光辐射、高温、粉尘、噪声、生产性毒物(臭氧、氮氧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等)、二氧化碳、氩气。
3.2根据各车间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与危险性以及发生突发职业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将以下工种人员定为职业病危害事故重点救援目标:焊工、调漆工、喷漆工(包括环氧漆和沥青漆)。
4.应急组织及职责
4.1应急指挥部

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救援工作的综合组织、指挥和协调。组成:

现场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进行现场指挥。)

现场调度:安管办主任

通讯联络员:安管办人员

其他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4.2相关机构与职责各应急工作组成员和职责:

(1)通讯联络组:负责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布置并跟踪落实部门内部的应急救援工作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义务消防队:负责火灾的扑灭、抢险以及现场救援。

成员:公司保安人员

(3)救援抢修组:负责重要和危险物资的转移、泄露物品的处理以及设备的维修。

成员:生产设备部人员

(4)人员疏散组:负责非救援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的疏散工作以及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隔离、保护和秩序的维持。

成员:安管办人员。

(5)救护后勤组:负责现场伤者的救护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成员:人事行政部人员

(6)物资保障组: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储备与提供。

成员:采购部与物料部管理人员。

(7)其他预备组:负责临时需要与抢险救援有关的其他工作。

成员:其它部门人员

4.3应急指挥中心临时地点设在安管办。

5.危险源控制
通过委托资质单位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针对检测与评价结果从设备工艺的改革、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以及员工职业卫生教育等途径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控制。
6.信息报告程序
6.1现场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部门领导或安管办报告(XXXXXXXX)。
6.2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
6.3如发生人员伤害需进行救护的,立即联系厂医务室,如伤者伤势严重的立即拨打120。
6.4如属重大事故,由安管办报告上级公司以及当地安监部门。
7应急处置
7.1预警级别
7.1.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等情况而引发的小范围、出现少数员工身体不适或晕倒,但未造成生命危险且可控制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7.1.2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等情况引发的大范围、出现多数人员晕倒的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且不可控制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此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

7.2响应程序
7.2.1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

(1)指挥部接警后,各应急小组即刻赶赴现场,人员疏散组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同时救护后勤组对伤员进行护理,然后送往医院治疗;

(2)指挥部领导及时领导救援抢修组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与危害范围的扩大;

(3)其它善后工作。

7.2.2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1)指挥部接警后,各应急小组即刻赶赴现场,人员疏散组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同时

发展与危害范围的扩大。医院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止救护后勤组对伤员进行护理;

(2)人员受伤范围大或者员工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在自行救护的同时立即拨打120请求救援;

(3)危害事故无法控制的,由安管办联系当地安监、劳动、卫生、等有关部门请求专家救援;

(4)应急处理要做好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并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如在应急处理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立即启动《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其它善后工作。

7.3处置措施
7.3.1液体危化物泄漏

 A、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将伤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予输氧。一旦患者出现突然意识丧失、抽畜、皮肤苍白或紫绀、瞳孔放大、呼吸停止、颈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应立即运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

(4)误食:让其一次饮入500~1000mL清水,然后令其用自己的手指刺激咽部,胃内容物立即涌吐而出,如此反复多次催吐,然后送往医院就医,送往途中也可进行催吐。

B、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1) 迅速对泄漏污染区的人员进行疏散,并及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

(2)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能直接接触泄漏物;

(3)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性空间;

(4)小量泄漏时用砂土或其它不燃吸附性材料进行吸收,大量泄漏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然后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等待专业部门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3.2二氧化碳气罐泄漏

 A、急救措施

(1)冻伤:首先要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不要勉强脱去,应用温水(40℃左右)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但不要用火炉烘烤。用38~42℃的温水 浸泡伤技或浸浴全身,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恒定,使局部在20分钟内,全身在30分钟内复温。复温能减轻局部冻伤和有利于全身康复。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应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送往医院就医。

(2)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将伤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送往医院就医。

B、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1)迅速对泄漏污染区人员进行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处上风的安全区,并对污染区进行隔离,严格出入;

(2)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做好防冻措施;

(3)运用有效措施堵住泄漏口,如现场无法采取堵漏措施的,处理人员应尽快撤离现场,等待有关专业人事的支援。

7.3.3氩气罐泄漏

A、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接触液氩,可形成冻伤。处理措施与二氧化碳冻伤相同。

(2)眼睛接触: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送往医院就医。 

(3)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送往医院就医。 

B、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1)迅速对泄漏污染区人员进行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处上风的安全区,并对

污染区进行隔离,严格出入;

(2)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做好防冻措施;

(3)运用有效措施堵住泄漏口,如现场无法采取堵漏措施的,处理人员应尽快撤离现场,等待有关专业人事的支援。

7.3.4高温中暑事件
根据《中暑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8预案终止条件
8.1事件源已经消除,事故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8.2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 
9恢复生产
由设备管理人员、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组成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10事故调查
在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安管办、人事行政部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

措施,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11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本公司安管办制定与解释,并监督执行。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12相关的文件
DFIC-LYG-HSE-WI-0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DFIC-LYG-HSE-WI-02《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DFIC-LYG-HSE-WI-07《中暑应急预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