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
2025-09-23 10:37:35 责编:小OO
文档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

   

     院系: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年级:2010   考核形式:闭卷

出题人学号:     姓名:        答题人学号:      姓名:

题 号总分
分 数2020151530100
得 分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全题总计20分)

1.西方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               、               。

2.儿童第一语言习得过程大体上有             、独词句阶段、            、

            和成人句阶段等五个阶段。

3.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

4.语言功能论是从              的角度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

5.输入假说理论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            、            、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

6.       是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基础。

7.对比分析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偏误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 

         。

8.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过度泛化和        。

9.          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10.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是        。

11.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叫            。

12.兰伯特和加德纳提出将学习动机分为            和            。

13.            是指设身处地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得分评卷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全题总计20分

1.下列不属于人和动物的本能行为的是(     )

A:婴儿吸奶     B:老鼠打洞     C:母鸡孵蛋     D:海豚表演

2.关于学习与习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习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     B:习得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C: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没有

D:习得,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

3.刺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皮亚杰     D:韩礼德

4.下列不属于认知论的不足的选项是(     )

A:认知论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B: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决儿童语言习得问题的

C:认知论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D: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5.关于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反应论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

B:先天论认为先天的语言机制决定一切

C:认知论认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

D:功能论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成是语用体系掌握的过程

6.提出“迁移”概念的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假说是(     )

A:中介语假说     B: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

C:对比分析假说     D:文化适应假说

7.下列关于文化适应假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化适应假说是由舒曼提出来的

B: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之间,社会距离起着主导作用

C: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未必全面

D:融入目的语社会成为其一员,从而分享目的语社会福利,可能是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8.下列不属于对比分析的步骤的是(     )

A:描写     B:概括     C:对比     D:预测

9.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这属于难度等级模式中的第几级(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他气得不说话”,造成这句话偏误的学习策略是(     )

A:迁移     B:简化     C:过度泛化     D:回避

11.下列关于偏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必有的现象

B:学习者是通过不断克服偏误学会语言的

C:目前对语用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较为充分,偏误也易于辨认

D:正确与偏误的区分标准很难确定

12.根据卡罗尔的观点,下列不属于语言学能测验考察的能力的是(     )

A:分析能力     B:强记能力     C:语音编码解码能力     D:语法敏感性

13.下列关于“智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一般认为智力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B:年龄小的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智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C:智商中等的占人群中的大多数,智商高的和低的较少

D:一般说来,智商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1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普拉克特     提出“难度等级模式”

B:拉多     提出对比分析假说

C:科德     偏误分析最早的倡导者

D:克拉申     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

15.在目的语中夹杂母语,这属于交际策略中的(     )

A:目的语母语化     B:使用其他语言     C:母语直译     D:语言转换

16.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方面的选项是(     )

A:计划     B:实践     C:监控     D:评估

17.关于认知方式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场性的学习者长于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形式

B:场依存性的学习者自信心强,富于竞争性,也善于考试

C:审慎型的学习者善于周密思考,全面分析,反复权衡以后才做决定或反映

D:冲动型的学习者易犯错误,一般口语听说能力比较强

18.影响学习态度的内容中,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A: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B:对目的语的态度

C:对目的语学习策略的态度     D: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

19.个性特征是重要的情感因素。下列关于个性特征的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B:内向型的学习者缺点在于不太注重语言形式的严格要求

C:自尊心影响到人的各种行为,这种说法不正确

D:相对说来,自尊心强的人用于自我保护的抑制心理更强

20.关于社会环境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无目的语社会环境是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的主要区别

B: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利因素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加以弥补的

C:在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学习目的语,意味着社会环境因素的优势能自动地得到发挥

D: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得分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全题总计15分)

1.同化

2.迁移

3.中介语

4.过度泛化

5.学习策略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全题总计15分)

1.刺激反应论有什么积极意义

2.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点是什么哪一点是其最基本的不同点

3.课堂教学有什么局限性

得分评卷人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全题总计30分)

1.有关第一语言习得的四种理论各有其独到之处,显然单单从某一方面去分析是不够的,请你综合各家观点,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机制进行论述。

2.指出“他想结婚她”和“他正在看着电视”这两句话中的偏误分别属于偏误来源中的哪个方面,然后改正并说明理由。

3.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例说明对待偏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