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观光电梯幕墙工程施工方案
2025-09-23 10:41:52 责编:小OO
文档
施 工 方 案

         幕墙施工方案

           1.1点式幕墙安装工艺  

           1.2点驳接玻璃幕墙的特点  

           1.3施工顺序     

           1.4施工方法    

           1.5立面玻璃安装      

       1.6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1.7点驳接玻璃幕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8安装

       1.9面板玻璃安装

       1.10质量控制要点

           1.11对安装工的技术交底内容  

           1.12安装施工流程    

           1.13测量放线及复检埋件及处理    

           1.14幕墙防雷系统的安装及技术措施

           1.15施工过程中隐蔽部分检查

幕墙施工方案

1.1、点式玻璃幕墙安装工艺

点驳接玻璃幕墙是将玻璃面板用钢爪固定在钢结构上的全玻璃幕墙。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玻璃面板、接驳件、钢结构支撑。 

本工程的支承结构指的是钢管立柱支承体系,它承接驳件传来的荷载,并将它们可靠地传向基础。 

本工程采用6+6胶钢化玻璃面,观光电梯玻璃颜色采用白玻,雨棚玻璃颜色采用蓝玻,玻璃高度建议采用1500*870、1500*1440玻璃面积及重量较大安装不便对施工及使用存在一定的隐患,根据镇江地区常年平均风速3.4米/秒,受海向风的影响建国后测得的最大风速为27.5米/秒(10级),瞬间最大风速30米/秒(11级),最大风压荷载值超出玻璃幕墙承受值,以及幕墙钢架布置图中钢架的布置间距为3m,为便于玻璃排布以及室外和轿厢内的整体美观度,大块玻璃安装重量太大对工人施工安全有一定影响,建议本方案玻璃尺寸调整为1500*870、1500*1440。板由安装在桁架上的钢爪进行固定,做填缝处理后,最终形成幕墙系统,玻璃面板、接驳件、钢方管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1.2、点驳接玻璃幕墙的特点

1.2.1  点驳接玻璃幕墙工程施工特点配套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故必须做到构件配套供应、及时组织运输到位,施工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做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安全措施健全。

1.2.2  玻璃板块与不锈钢构件之间采用完全球铰钢爪连接, 大大提高了玻璃板块的变形能力,减小了玻璃板块在面荷载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1.2.3  玻璃板块的支承结构与透明玻璃及不锈钢构件相配合,表现良好的建筑效果。为保证金属支承点结玻璃幕墙的装饰效果,我司将采取如下措施控制好进度和质量:

点驳接玻璃幕墙施工顺序

1.3、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   钢结构支承的制作、安装   接驳头预先安装   玻璃安装及调整   注玻璃胶、清洁   自检及检验

1.4、施工方法:

点接幕墙驳接爪的安装在现场进行,驳接爪的位置在构件上均以确定,但种种原因误差难免,所以,驳接爪安装初步就位后,控制点测量校核,全方位拉线(细钢丝)检查每个驳接点的偏差,安装驳接爪、调整偏差,重中之重。安装质量要求:相邻两驳接爪套中心间距±1.0mm,相邻两驳接爪套中心高差±1.0mm,相邻三驳接爪水平度 1.0mm,同一驳接爪两孔水平度 1.0MM,驳接爪臂与水平(垂直)夹胶偏差 15',相邻两桁架两驳接爪套中心对角线差 L 2m 为 1.0mm,L>2M 为 1.5mm。

1.5、立面玻璃安装

玻璃安装前先检查玻璃的规格是否正确,在地面上装上接驳 头进行紧固,玻璃的安装采用大型吸盘,配合吊车和电葫芦进行,搭设专用安装平台,安装由上而下进行,一边装玻璃一边卸下配 重机构。玻璃按设计轴线进行调整定位,应保证玻璃上支点承受玻璃重量,本设计的驳接爪采用三维可调机构,调整完后锁紧螺栓。整个安装过程必须用仪器测量,玻璃的控制误差:玻璃边线±1MM,相领玻璃面高低差±0.5MM。

玻璃安装完成后,逐个复检每个驳接点的节点连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符合要求后用二甲苯进行清洗,再注胶。点驳接玻璃采用的是钻孔钢化玻璃,由于玻璃正常使用过程中孔周边和面板中心部位产生的应力较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玻璃暴边、缺角等现象,安装完成后正常使用过程中容易有自暴现象的发生,安装过程中必须对玻璃周边和孔周边进行严加保护,保证玻璃无暴边、缺角等缺陷。

该点驳接式幕墙为了降低玻璃所受的温度应力,必须保证玻璃上扣件安装孔中扣件与玻璃之间间隙的有序性,即保证玻璃能以右上孔为中心热胀冷缩。

1.6、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a、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要落 

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要认真执行检查 

情况,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结束后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 

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b、认真做好各种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必要时按规定做好抽检 

工作,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以备甲方查验; 

c、严格控制玻璃立面垂直度,相邻两片玻璃胶缝误差不大于 

1mm; 

d、加强工种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结构施工中玻璃安装应与 

钢结构密切配合,遵循先结构层吊装,由上到下的安装顺序; 

e、玻璃的施工设计采用国家和地区(中国)认可的规 

范和标准,所有安装工艺均须按照已经业主、设计院核准的施工图施工; 

f、钢结构和转接件等主要配件色泽、花纹要协调。 

1.7、点驳接玻璃幕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点驳接玻璃幕墙的施工与设计十分紧密,设计时必须考虑施工的步骤。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如果稍有改变, 就有可能引起内力很大变化,会使支承结构严重超载。因此施工人员 必须清楚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设计人员必须作好透彻的建设交底, 

并在关键的施工阶段亲临现场指导。

1.8、安装

按设计轴线及标高,分别测设钢架的位置,并形成三维立体控制网,从而满足幕墙、钢架、钢爪定位的要求。 

1.9、面板玻璃的安装: 

按设计位置玻璃尺寸编号,自上而下安装玻璃,玻璃接缝宽度竖直及高差符合要求。用驳接头、连接件与钢爪固定连接,最后清理接缝并注胶。 

1.10、质量控制要点; 

1.10.1钢架安装质量: 

检测轴线位置与标高及其扭曲变形,以保证日后安装转接件的垂 

直精度及幕墙立面定位精度。 

钢爪的安装质量:检查其紧固后的整体平面度及平面坐标位置。 

1.10.2玻璃的安装质量: 

a 对玻璃的材质进行检查。 

b 对玻璃的加工质量包括尺寸、磨边、安装孔眼的位置偏差、精度及研磨质量检查。

c.玻璃平整度及表面缺陷(如缺楞、掉角、划痕等)检查。 

d.玻璃接缝宽度、顺直、高差等偏差检测。 

e.玻璃固定件的紧固程度检查。 

f.胶缝外观检查。

1.11、对安装工的技术交底内容

a、玻璃安装前仔细检查驳接系统是否在同一整体平面上,是否 

横平竖直。 

b、将玻璃孔位表面灰尘擦拭干净,玻璃孔位必须做到清洁无杂物,方可进行驳接头的安装。 

c、在安装驳接头与塑料垫片时,玻璃与塑料垫片间必须注上密封胶,以防雨水渗漏,在安装平台上装配好驳接头后,拧紧底部不锈钢垫,擦去表面余胶,绑扎好玻璃安装吊带,用电动葫芦将玻璃提升到安装部位,上端玻璃驳接头先进孔位,用螺母适当拧紧后,慢慢放松包装带,将下端玻璃驳接头推进孔位,然后进行调整,安装工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安装第二块玻璃时,玻璃边角要用 4mm 厚橡胶皮特别保护,以免破碎或缺角。玻璃与玻璃间可垫与玻璃缝厚度一致的木板。 

d、玻璃安装到位后进行整体调整,保证玻璃的平整度。玻璃缝必须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e、玻璃施工面整体调校完后填写相关资料,报送业主与监理,经复查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玻璃注胶。 

f、注胶前用二甲苯擦洗注胶部位,然后在玻璃缝两侧粘贴好保护皱纹纸,皱纹纸要粘直,不要歪斜,否则有损玻璃缝的美观。 

g、玻璃注胶要力度均匀,注意先打横向缝再打纵向缝,纵向缝自上而下进行,胶缝应饱满平滑,接头过度要自然一致。 

h、玻璃胶注好后,胶缝里不得有气泡、杂质、断缝等影响玻璃胶缝的美观的现象,若有应及时处理,然后将粘贴再玻璃上的皱纹纸撕掉,撕掉的皱纹纸不得随便丢掉,要集中扔到垃圾堆。

1.12、安装施工流程 

放  线 复检埋件 安装钢支座(连接件) 安装幕墙龙骨 避雷 

系统安装 层间防火材料安装 安装幕墙面板 嵌缝安装、打胶 自 

检 清  洁 验收。 

1.13、测量放线及复检埋件及处理 

测量放线宣告幕墙施工的正式开始。施工放线直接关系到幕墙施工中的定位,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施工测量精度。 

a.放线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放线前,必须要熟悉图纸、资料,了解施工现场的标高和轴线。施工放线主要依据现场提供的±0.000 标高、建筑轴线和幕墙设计图纸,所有资料必须齐备。 

幕墙设计和主体设计存在一个交接问题,所以特别要注意校核图 纸尺寸和放线数据。一般要检查分尺寸和总尺寸是否一致,建筑图、 结构施工图和幕墙施工图尺寸是否一致,分层高度和总高度是否一致 等。 

b.放线中的注意事项 

幕墙测量放线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物标高、结构施工图、我司的幕墙施工图,通过施工放线的方法,确定关键点所在线位和幕墙平面所在的确切位置。幕墙安装是比较精密的工作,采用光学垂准仪或激光垂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天顶法垂直测量。要特别注意测点的保护。  测设出的控制点,射入钢针,用红漆标示,并加以保护。测设出的水平控制点,应设置在永久的结构上,用红漆清楚的注明标高。所有标记要与其他单位的标记区分开来。此外,安装在外墙上挂线用的角钢,不能成为其他单位施工的辅助用品,要时常查看钢丝是否折断,并随时清除上面的建筑垃圾。 

本工程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先行埋好,为了保证幕墙与主 

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性,如主体施工时未预埋预埋件,将实行后置预埋件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连接件的牢固程度,并做相应的检测试验,预埋件部位破损的保温层涂料层,施工完成后及时修补到位。幕墙施工安装前,应检查各连接位置与埋件 

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完毕后,现场检测人员向项目经理提交预埋件检查报告。对 

预埋件位置偏差大的再作后埋件处理,后埋件处理完毕后应作试验检 测。 

1.14、幕墙防雷系统的安装及技术保证措施 

根据现行国标《建筑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 进行防雷设计。 

本工程建筑主体防雷已形成,整幢建筑物已处于均压中。幕墙系统与主体结构防雷可靠连接,形成电气通路。 

1.14.1幕墙防火系统的安装及技术保证措施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1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进行防火设计,幕墙的上下封断是由防火保温层来完成的。 

1.14.2幕墙抗渗、排水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在设计方面、材料选择、形成高质量安装施工均保证了幕 墙抗渗、排水性能。 

1.14.3嵌缝、密封打胶 

幕墙板块组件安装完毕或完成一定单元时,即时对缝隙进行填缝处理,先将填缝部位用清洁剂按规定的工艺方法净化,塞入泡沫条,在胶缝两侧玻璃上贴宽 12.7mm 的保护胶纸,用耐候胶填缝,注胶后要用污渍擦洗干净,做到耐候胶与玻璃组框粘接牢固,胶缝平整光滑。 

1.14.4边界封修

顶部封修在安装顶层板块时进行,并考虑防渗漏及保温要求;底部封修在板块安装至相应位置前进行。 

1.14.5清理 

在每层板块安装完毕,清除现场杂物,待整个工程安装完毕清理现场及临时设施。 

1.15、施工过程中隐蔽部分检查 

对幕墙完成后被封闭的部分,应随时观察,先隐蔽检查,后封闭。 

重点检查部位: 

¾  立柱与预埋件连接节点; 

¾  立柱防雷连接; 

¾  层间防火材料填充情况; 

¾  封顶和封底部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