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五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2025-09-23 10:40:27 责编:小OO
文档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在西方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起着决定意义的作用”这句话毫不夸张。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做为家长,在享受孩子成长喜悦的同时,面对孩子的说谎、哭闹、不爱学习、办事拖拉、不听话、上网成瘾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是无奈,甚至有时是愤怒,是绝望。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周围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所以,孩子很小我就比较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教育的过程也是不停的尝试、探索的过程,我也曾困惑、动摇,到现在为止,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主要谈谈我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的。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我们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但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急不得。

我给大家讲一个实例:女儿乐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当时也买了很多的彩页书给她看,那时候她也是随手翻翻,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上了小学以后,她开始特别喜欢看漫画书,家里开始不停的添置漫画书,最多的时候《老夫子》有六十多本。真正改变她读书兴趣的是刚上三年级,那年国庆,我市一家书城开业,我的一个朋友借给我一张借书卡,我第一次带孩子去书城,孩子就被那里全套的《老夫子》和《乌龙院》所吸引。在开始的三个月里,往家里借的书基本全是漫画书。中间我就有些生气,书城有几千本好书,你不看,怎么只看漫画书呢?但我终于忍了下来。后来这些漫画书看完了,她才开始选择其他书,当然主要是童话。郑渊洁、杨红樱、周锐的一本接着一本,读书速度越来越快,读书视野也越来越广。

 去年暑假一个月的时间,乐乐读完了六本厚厚的《哈利波特》。在我引导下,她开始读一些名著和科学历史的书籍。现在我办的年卡,每星期都要去书城看两三个小时书,回家的时候再借三本书。看书的这两年半的时间里,乐乐看了大约有三四百本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孩子明显进步很多。首先语文成绩提高不少,作文日记词语比较丰富。

第二,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书城里面孩子们特别多,有时还搞一些活动,特别吵,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乐乐能头也不抬地看书,丝毫不受影响。这一点对她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做作业的时候,只要做开注意力就比较集中,不受外界影响,哪怕我在旁边看电视,也不影响她。

第三,开阔了孩子的视野。由于读书多,孩子就懂得多,文学历史地理都知道一点,而且慢慢激发她这些东西的兴趣,对将来的学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非常重要。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在书城读书,并且她借的书我也经常看一些,并且和她交流看书的心得。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有一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不谋而合、心心相印,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望子成龙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是否懂礼貌、爱学习、能吃苦、懂宽容、会关心、勤俭节约、意志坚强。)我认识的一个同事,她对家庭教育就很重视,她的孩子在5岁时和她上街,就懂得关照她转弯、过马路注意车,买东西了要拿重的,让她拿轻的,认为比母亲有力。玩时跌伤不哭,12岁得了阑尾炎,做手术前后都不流泪。上学那年要闹钟,从不用她叫他起床。在她的生日、节日里会问好,给她买礼物,等等......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孩子,那就让我们也重视家庭教育吧。那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来和大家探讨探讨。

一、相互关心、互相信任、肝胆相照。亲情是一笔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这种爱,是情不自禁;这种关心,是无微不至。在你关爱孩子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你。比如: 1、孩子很小不会做些什么,你工作、家务辛苦一天,可以对孩子说你身体那里不舒服,让他给你柔会。虽然,对你身体起做不到作用,精神上是一种安慰。 2、亲切友好给孩子买来吃的,在他吃时,你要顾意说你也饿了,启发他主动给你吃,此时,你不要推辞,要吃一点点,并非你爱吃,这样既能让他学会关心,还能使孩子克服自私,不然在他心中形成你不爱吃,以后也许就不记得你。 3、与孩子的关系要相处成既是母子或父子又是知心朋友。 

二、灵活多样、坚持原则、有始有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不一定要郑重其事,方法要恰到好处,有时要看机会。比如:和孩子玩耍时、吃饭时、走路时、干活时,就事论事,用聊天的形式,给他们讲: 1、做人的道理和原则,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能做到的和所应该做到的。 2、日常生活中看到或听到的事物,根据不同年龄的承受能力,适当让他们知道一些,同时让他们分析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因此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有备无患。 3、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4、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日常生活,习惯成自然,发现不良行为,立即纠正。

三、相互尊重、以理服人、人格平等。 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假如: 1、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或家长误解了孩子,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2岁、3岁或者更大,小孩子也有自尊。不然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会感到家长不讲道理,久而久之,他对你会失去信任,因此,不复你管教。 2、如果,你曾经对他有过误解,要和他勾通,必要时,个别亲近而且是他信任的人可以参与,自我批评,便于今后教育。 3、某件事情,没有分析原因之前,千万不能认定是孩子的错。 4、孩子错了不能骂,更不能用棍棒拳脚,那样既给孩子伤了自尊,又形成以力服人,将来他到了学校、步入社会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人无完人,如何是一个孩子。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 5、 孩子错了怎么办呢?—— 首先:要按照事情的经过,一分为二的分析原因,如果各持意见,可以让他换位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让他自己知道错在那里。其次:要他承认错误,赔礼道歉,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要他自己考虑,作出决定。6、不要在公众场合责备孩子,不然会伤他的自尊。

四、树立自力、自强、自信、团结友爱、艰苦朴素的思想。 1、教育孩子对自的事情,自己去办。假如做的不理想,家长不要责怪,应该鼓励他,给他自信,同时,在教他的过程中,让他重试,熟能生巧。 2、教育孩子学会自强不息,不要怕苦怕累,勇于进取。 3、教育孩子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让他懂得钱来之不易,假如没钱的时候,什么都买不来。 4、教育孩子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相互帮助, 5、要有爱心。爱的力量无限,爱能使人自信、能使人信心百倍......相反也能摧毁一个人。

五、关爱与责任紧密联系。 1、教育孩子认识到:爱来自十二分真诚,没有丝毫虚伪。爱是给予,用身心;爱是付出,用全部;爱是奉献,默默伴随人生之旅。 2、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爱自己的同时,还要爱他人。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责任心。其实,爱就是一种责任。有责任心自然就有爱心。

六、认识与生活不可分割。 1、认识是一种思想。一位名人曾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说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一切,对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有直接的影响。

七、生活是什么?——观点不同,生活方式就不同。有好多人认为生活就是:“油盐酱醋,苦乐忧思”那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秤,在那上面衡量对与错;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理智;就是诚实不欺,表里如一;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用自己的理想之刀,在生命之树上刻下清晰的年轮;生活就是面对困惑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的灯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