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
2025-09-23 10:42:27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用人需求大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却比往年攀升。到目前为止,受调查的几所学校毕业生签约率在20%左右。有的近百人的专业只有1-2人签约。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带来的学生就业困难更加突出,一所工科大学的生物科学76人中只有1人找到工作。毕业生的工资普遍下降10-30%。

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择业心态:39%的大学生认真考虑过自身的择业问题,53%的大学生偶尔会想想,很少考虑或选择到时候再考虑的分别占4%;考虑自己的择业问题:4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以后择业会有关联的,34%的大学生认为可能有,但关联不大,20%的认为有很大关联,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关联;择业要求:23%的人会首先考虑薪水待遇,有11%的人会首先考虑工作环境,27%的大学生会选择提升的空间,21%的大学生会选择积累经验,;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社会需求的只有8%,选择兴趣的有11%;择业的地域选择:63%的人认为“沿海开放城市”是首要选择,选择“内地的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的达到了10%和11%,“国家急需人才的边缘或农村地区”的只有1%,对于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择业:喜欢“管理型工作”的高达41%,“教育培训型工作”的只有9%,“技术型工作”,“营销型工作”,“服务型工作”分别是25%,10%和15%。

大学生创业心态:4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44%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4%的学生反对创业,除此以外的同学对创业的概念不清楚。创业的好处:32%的同学认为创业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12%的认为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43%的认为可以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13%觉得可以获得经验,以后好就业。什么因素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40%的被调查者表示工作经验不足是他们创业的最大障碍,2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大障碍是资金缺乏,23%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方向模糊。大学生创业领域: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占19.6%快速消费品为12.3%。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调查分析:1.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择业目标理想化,大学生就业时普遍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选择经济收入高、有发展前途、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单位和职业。大学生择业时偏向寻找自己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2.大部分大学生对现今的就业形势关注度较高以及对自身的就业机会是十分重视的。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竞争激烈,这也就造成了广大毕业生对自身的择业问题的重视度有所提高。3.就业途径由“一次就业”向“多次就业”发展。在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今天,许多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之路。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职业流动,“逐步到位”,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一种现实的职业选择。4 . 创业深入学子心,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解决现在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为自己创造自我人生价值的提升。5.现在大学生创业往往因经验,知识,能力,资金不足等原因而导致创业失败,这也引起了社会对是否应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反思。6.大学生的创业视角比较狭隘,往往只局限于前人成功的案例,对市场的调查还不够,无法通观全局。

建议和对策:1.加强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去建功立业,使大学生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2.要知己知彼,不仅要正确的估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要全面准确的了解社会的需求,并朝着这些需求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有利于求职,也有利于创业。3.要加强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空有满腹才华却不知如何运用到实际中去,那也是枉然。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就包括了他们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应该抓住机会,让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有所施展。4.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扩展创新思维,通过关注时事和社会动态,了解市场的发展动向,避免走弯路。5.提高交际能力,扩展交际范围,认识更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掌握交际技能。6.培养良好的心态,具有不怕苦,不怕输的精神,吸取实战经验,在素质上和精神上提升自我能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