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2025-09-23 10:54:25 责编:小OO
文档
 

《七嘴八舌话西游》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理解人物品质,感受语言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西游记》,PPT(含图片、文本、音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歌曲。

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是这样评价:

《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读书汇报。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请看题:

(一)选择题: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真不少。我们拿到一本书时,会先看什么?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

2.请略读前言或简介,《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书主要内容是什么?

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4.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三)趣人妙事我来说。

一说起《西游记》,同学们特别兴奋,接下来是趣人妙事我来说,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记忆最深刻的片段。开始吧!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 

1.我们刚学过《猴王出世》,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读懂这篇课文。(细细读课文,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来领悟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让我们用所学到的方法再去细细品读 “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这个片段,请读提示:

(1)借助注释读片段,理解字词。

(2)边读边想:作者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请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

(4)议一议:你是怎样读懂这故事的?

出示原文:

2. 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说一说?

4.归纳总结:板书(经典片断----细读: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刚才大家讲得详尽,说得精彩,然而,吴承恩却仅仅用了239个字,多么的精炼呀!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和演员也和大家刚才一样,认真读懂原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拍成了大家喜闻乐看的《西游记》,下面我们来欣赏这段影片。        

6.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齐读)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五、总结拓展(1分钟)

    1.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更多的名著。  

2.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和《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把它制成书签。

六、板书设计:

通读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细读片断----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教学反思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这篇作品主要由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唐僧身世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八十一难三大部分组成。

本部小说语言精辟,读起来给人以优美、幽默之感,我预设的目标有二: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对课外读物满怀憧憬。二是传授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用“不动笔黑不读书”的理念来引领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为了实现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通读原著、精读片段两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选读、带着情感读的提高过程。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意境,让学生自学阅读名著,讨论交流小说故事后,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探讨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质疑明确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如:1.读前言、目录初步领会内容。2.跳读法。3.快速浏览法。4.精读经典片段法。

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自学与交流学习,并在交流中,我点拨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整体内容,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精彩部分和难点则像读课文那样精读。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中不知不觉理解拓展延伸整部小说。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欣赏品味名著的能力。

第一部分对《西游记》这本书的前言和目录进行解读,引导孩子通读整本书的方法。第二部分结合课内所学方法,出示片段,让同学们进行探究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结合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进行各组读书成果的展示。

第二个教学板块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评析人物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领悟,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出对人物的喜欢和自己独到的看法。然后呈现精彩影片,以加深对这个片段的印象。

本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听、读、说、想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