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2025-09-23 10:50:16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题

一、填空

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

4、观察植物,我们可以用记录表,也可以用文字、图片记录,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不同植物的根是不相同的,但是生长方向都相同.

6、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7、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

11、有人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养料和氧气,动力是阳光。

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叶制造。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15、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7、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

18、直立茎:凤仙花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葡萄匍匐茎:红薯、南瓜

19、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20、花的结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从外到内

21、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22、凤仙花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3、凤仙花种子由种皮和胚等部分组成。从种子的结构上看,同凤仙花种子相似的种子双子叶植物有蚕豆、黄豆等,同凤仙花种子不相似的种子(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等。但所有这些种子都有胚根、胚芽等部分。凤仙花、黄豆种子的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

2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出苗→开花→结果→形成种子这几个阶段。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25、我知道绿色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 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

26、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27、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和养料,还有水中的矿物质,同时还会释放出氧气。

29、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3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D)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C)。

A.根     B.茎     C.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B)。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B)。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5.在自然条件下,(A)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

6.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C)。

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三、判断

1.“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2、大多数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3、凤仙花的果实成熟时一碰便弹出种子。(√) 

4、大多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养料。(√)

5、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6.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8、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9、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10、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四、问答

1、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答: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二氧化碳+ 水         氧气+养料  

2、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答、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答、①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

4、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答、①水量变少 ②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试管、水

实验步骤: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变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6、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答: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  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 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光和作用公式:            阳光

二氧化碳+水  ------------   氧气+养料

13、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

14、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5、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16、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种子、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95)天。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9、凤仙花的圣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0、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凤仙花)的茎——(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茎;(红薯、南瓜)的茎——(匍匐茎)。

2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2、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判断

1、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 ×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 √ )

4、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                ( × )5、观察一朵凤仙花,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部分撕下来。         ( × )6、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 × )7、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 × )8、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 )9、“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 × )

10、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 × )

1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 )

12、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 × )

13、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 × )1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 √ )

三、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  A  )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      C.全部

2、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  C  )。

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B   )。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B   )。

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5、蚕一生一共要蜕(  B   )次皮

A、3               B、4                 C、5

6、蚕最喜欢吃(  A  )。

A、桑叶     B、白菜叶     C、莴苣笋叶

7、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  A  )。

A、卵-幼虫-蛹-成虫            B、幼虫-卵-蛹-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D、卵-幼虫-成虫-蛹

8、下列动物那种是变态动物(  A  )。

A、蚕      B、袋鼠     C、猫

12、下面的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变化很大的动物是(  C  )。

A、袋鼠    B、鸡       C、蚂蚁

13、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长:(  B  )

A、猫               B、乌龟              C、蝴蝶

14、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最短:(  A  )

A、蜻蜓            B、山羊                 C、鱼

15、以下哪种动物的生长周期与蚕不同:(  A  )

A、鸡               B、蝴蝶               C、飞蛾

16、蚕蛾的胸有(  C   )足和(  B  )翅膀。

 A、1对          B、2对         C、3对

四、问答

1、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答、①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光合作用原理?

答、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阳光

二氧化碳+水  ------------   氧气+养料

3、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答、玻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4、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答、①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

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

5、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答、①水量变少

②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6、 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    幼苗    →   生长    

 

                                                             ↓

   开花        ←           结果           

7、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试管、水

实验步骤: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变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复习题)

一、填空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 小米粒。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小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除了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还要注意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3、刚孵出的蚕宝宝是黑褐色的,像小蚂蚁,所以叫做蚁蚕。

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 。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一生要蜕5次皮。第五次蜕皮是在蚕茧中。

5、蚕用腹足爬行,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用来呼吸的。

6、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7、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8、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9、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着 两 对翅膀和三对足。具备了昆虫的特征。所以蚕蛾是昆虫。

11、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 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体大,翅小;雄蛾体小,翅大。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蚕蛾的翅膀发育不全,所以飞不起来。

12、从卵里出来的 蚕 是蚕的幼虫, 蚕蛾 是蚕的成虫。

13、蚕的一生经历了 蚕卵 、 幼虫 、 蚕蛹 和 成虫 四种形态。

14、昆虫分为完全变态昆虫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完全变态昆虫有蝴蝶、苍蝇、蜜蜂、蚂蚁、蚊子等;不完全变态昆虫有蝗虫、蟋蟀、蜻蜓、蝉、螳螂、蚜虫、虱子等。15、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6、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如:蚕、蜜蜂、蚂蚁、蚊子、青蛙,有的则不变态,如:狗、猫、兔子、鸡、人。

17、有的动物是从卵孵化而来的,如:蚕、蜜蜂、蚂蚁、蚊子、青蛙、鸡。有的动物是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如:狗、猫、兔子、人。

18、有些动物 幼年期 和 成年期 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变态 。

19、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20、15岁以前都叫儿童;(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15岁的为少年)

12岁~15岁的为少年;16岁~35岁的为青年;35岁~60岁的为中年;60岁以后的为老年。

21、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10岁---20岁)。

22、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6岁—12岁)、恒牙阶段(恒牙长出后终生不换)。

23、会画蚕的一生。

二、判断: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 √ )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 √ )

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 × )

4、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 × )

5、这个过程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 √ )

6、对于不同的动物,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变化是相同的。             ( × )

7、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 √ )

8、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 √ )

9、自然界中没有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 × )

10、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短短的 1年零六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 √ )

11、在养蚕过程中,我们发现剪开茧后的蛹就不能正常发育了。     ( × )

12、一个蚕茧就是由许多根蚕丝构成的。                         ( × )

13、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 √ )

14、蝴蝶、蝉与蚕一生都要经过三次变态。                      ( × )

三、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和动物通过( C )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A、出生    B、生长发育    C、繁殖      D、死亡

2、蚕是一生要经过( B )次变化的昆虫。A、一      B、四       C、八         D、多

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B )天。A、30      B、56       C、65       D、365

4、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 B )的;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 D )的。A、变态     B、完全变态      C、不变态      D、不完全变态

(二)多项选择题: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ABDE)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A、卵    B、蛋     C、蚕    D、蛹     E、蚕蛾

2、蚕的一生会经历( ABCE )四个阶段,这个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出生    B、生长发育    C、繁殖    D、衰老     E、死亡

3、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ABCD)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A、拍照    B、画图     C、写观察日记     D、制作标本

4、我们认为:(ABCD)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A、食物     B、气温      C、有害气体     D、疾病

5、(ABCD)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A、合理的膳食  B、足够的营养   C、充足的休息    D、加强体育锻炼

6、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ABC)

A、乳牙阶段     B、混合牙阶段    C、恒牙阶段      D、磨牙阶段

四、问答:

1、蚕的生命周期?

答: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影响蚕生存的主要因素?

答:食物、气温、温度、光照、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命。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复习题)

一、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 摄氏度 (℃)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 温度计 测量。它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构成,玻璃管上边有刻度。

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 减少 :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增加 。

4、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水开始结冰。从液_态变成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5、当环境温度高于 0℃ ,冰开始融化成水。从固态变成液_态。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地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 凝结 。

7、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8、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9、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10、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固态、液_态、气态。温度的变化 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11、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 互相转化 ,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12、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体温计用来测量人身体的温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35℃——42℃.。

二、判断

1、温度计不能测量温度。                                       ( × )

2、温度计是华伦海特发明的。                                   ( × )

3、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1摄氏度。                          ( ∨ )

4、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时要平视。        ( ∨ )

5、由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所以在靠近温度计读取温度时要用鼻子呼吸。                                               ( ∨ )

6、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口溢出来的。           ( × )

7、蒸发的速度是恒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                       ( × )

8、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这个字会越来越清楚。       ( × )

9、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                                  ( × )

10、到了冬天河里的水一定会结冰。                              ( × )

11、人工降雨是利用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的性质对自然的改造。    ( ∨ )

11、雾在日出后会逐渐消散是因为那些小水滴受热又蒸发的原因。    ( ∨ )

12、雨是水滴,是液体状态的水;雪是冰晶,是固体状态的水。      ( ∨ )

13、江、河、湖、海以及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 ∨ )

14、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不发生变化。                        ( ∨ )

15、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0℃以下时才结成冰。               ( ∨ )

16、测量体温前,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再进行测量。( ∨ )

17水蒸气在低空凝结而成为云                                    ( × ) 

18、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的小水珠。               ( ∨ )

19、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 √ )

20、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 )

三、问答

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温度低,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3、加快冰融化的三种方法:

①把冰块放到手里②把冰块放到阳光下③把冰块放到台灯下。

4、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 

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看得见的小水滴。

5、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6、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②增加空气流通速度,③扩大表面积。

四、温度的读写

零下五摄氏度     写作:—5℃       二十摄氏度           写作:20℃

零下十七摄氏度   写作:—17℃      三十七摄氏度          写作:37℃

—2℃     读作:零下二摄氏度      27℃       读作:二十七摄氏度

  9℃     读作:九摄氏度          —15℃     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

五、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B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D )。

A、没有变化      B、下降      C、有变化       D、上升

2、水的状态变化与( C )有关。

A、温度     B、气候       C、热量       D、环境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 B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4、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 A )的水能凝固成( C )的冰,( C )的冰能融化成( A )的水;( A )的水会蒸发成( E )的水蒸气,( E )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 A )的水。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静态     E、气态     F、变态

5、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 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    B、摄尔休斯   C、阿尔伯特    D、伽利略

(二)、多项选择题

1、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问题:(ABCD)

A、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B、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C、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D、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2、水在自然界有( ACE )三种存在状态。

A、液态     B、动态    C、固态     D、变态     E、气态     F、静态

3、测量水温的方法:(BCDEF)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D、视线与温度计持平E、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F、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