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2025-09-23 10:51:57 责编:小OO
文档
炭步中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许艳芬 谭万枝 袁燕梅 邓晓枫  何启强 汤汝忠

[摘 要]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初级中学部分教师进行了幸福感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教师的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教师幸福感;调查;分析

 在物质条件日益发展的今天,校园在美化,教学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先进,教师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真的感到幸福了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一批批的学生被这种教育压得气喘吁吁,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家长、教师们也往往过度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于孩子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却不予足够的支持,甚至强烈反对,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升学、评价等竞争压力正逐渐使教育远离应有的幸福。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对学校教师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了9个选择题和 4个简答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中的回答选项包括A 满意、B 比较满意、C不太满意、D 不满意,调查时间为 2013年 7 月 。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1、教师总体幸福感

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

2、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 74.2%,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25.7 %,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 32.5%。

3、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 97.1%;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 52.2%;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90%;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 50.6%。

4、工作压力

教师对工作量的满意度较低,达到 63.9%,其中认为在正常范围的占 33.1%;稍大,但可承受的占33.8%;很大,勉强承受的占20.9 %;很大,很难承受的占7.1%。

5、学生素质

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一般,达到79.3%,其中认为所教学生很好的占36.7%,大部分很好的占42.6%;认为素质差、不好教的占 20.7%;师生关系紧张、看到学生就心烦的为0。

6、学校评价

教师觉得学校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的满意度很低,达到84.8%,其中认为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对待、很满意的占 5.1%;评价还算公正、认可的占8.9%;认为看重教师的不足、批评多的占 28.9%;不够客观公正的占13.6%。教师觉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一般,达到 74.6%。

7、学校环境

教师对学校的环境总体满意度一般,达到73.4%教师对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满意度很低,达到56.7%,其中认为适时开展、能有效放松心情的占11.8%;基本能够满意的占23.7 %;认为内容较少、流于形式的占33.7%;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占 30.8%。

8、制度管理

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满意度一般,达到 79.4%,其中满意的占16.6 %,比较满意的占38.5%,不太满意的占52.4%,不满意的占 10.1%。

9、学校人际关系

教师对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很高,达到 94.1%,其中认为融洽和谐、非常满意的占 50.6%,认为相安无事、较满意的占23.4%,认为有一些小矛盾、小烦恼的占 11.2%,认为关系紧张、比较痛苦的占 5.8%。

(二)教师幸福感分项指标分析

依据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排序,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排在满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2 项指标居于最后二位。具体数据见表1 

当问及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方面3个分项指标的多选题时,教师的选择顺序见表2

三、结论及分析

满意度的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最高、学校人际关系次之,以下依次为制度管理、学生素质、生活状况、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学校评价、工作压力、学校环境、职业认同的满意度。教师的幸福感并不高。

满意度的分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是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说明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感觉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不满意的是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说明当前师生课业负担较重、工作时间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的情况下,另外虽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但大多数教师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的时间,感觉很枯燥。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说明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生活,工作仅占到第六位,说明教师对幸福人生与职业的成就感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教师关注的重点形成较大的反差。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必然带来相应关注及压力,教育改革几乎没有带给教师较大压力,也正好说明教改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

炭步中学地处乡镇,农村学生家长进城务工经商,外来工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失去了有力的监控,造就了学生的难管,难教育。这样的学生倘若迟到早退、吸烟喝酒旷课,单靠教师教育显然没有力度。就是双亲在家的,也有不少人穷生富养,家庭难以管束,还得靠学校,靠教师。

炭步中学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电视、网络的陪伴下成长,从小到大或娇气,或任性,有的到学校看不惯老师,经不起批评教育,很多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力就花费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力,父母的娇惯,学生的叛逆,社会的问责,使教师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

农村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常识,家庭教育经常出现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的配合不是很默契、得法,难以有良好的稳定的家教。如果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目标、方式存在分歧,教师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必然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教师感到幸福感缺失。有些家长学识浅显,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要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对学生道德教育比较忽视;有的家长将子女送到学校,视作“卸包袱”,把教育的全盘任务一手“奉送”给教师。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要归罪于教师;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孩子在学校时有一些偶发事件,家长常常直接向教师问罪,到学校,影响恶劣,幸福感荡然无存。个别学生调皮,家长失控,搞得教师精疲力竭,身心劳累。教师付出的劳动代价大,收获不一定成正比。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只一味地强调规范与制约,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看作是程序化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性行为而进行严格地控制。那么在这种规范的制约下,“教师就会被纳入到单调、重复、封闭、无思想的轨道式教学生活之中,教学的创造性与智慧性资源泯灭于繁杂、琐碎、超负荷的日常工作之中,人被降格为物,教学被等同于体力劳动。”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学校应该注重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民主的教师管理,是当前校本管理的客观,它要求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和“教师第一”的思想,改变以往重“事”不重“人”、只“管”不“理”的管理倾向,把教师视为管理的根本,通过加强与教师沟通和情感交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来增强教师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幸福感。什么都能伤,最不能伤的是人的积极性、进取性、创造性,学校需将对教师的关爱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学校对教师的关爱主要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引领教师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铺设台阶、为教师的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1、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

学校管理者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教师内心深处,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这也是能为学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果校长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教师内心充满幸福,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以爱生爱”。因此,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也值得学校高度关注。要积极发放精神福利,强化精神鼓励。人都有这种体验: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去做事情,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工作会做得出色。相反,在抑郁、苦闷的情况下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会采取被动应付形式,其效果不会好。每个教职工都是教育组织中的一员,他们都希望在学校里心情舒畅、工作偷快。因此,管理者应该注重以情感激励教师积极地工作,给教师以关怀、尊重、信任和体谅,使教师获得丰厚的精神报酬。比如,遇见教师多一句问候,多一些微笑;教师有进步要及时鼓励;举行多层次的座谈会、茶话会、联谊会。

2、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传统上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门崇高的职业,像“蜡烛”,像“春蚕”,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无形中暗示给教师在从事一种悲壮的职业,必须过着奉献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学校要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劳动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而是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好的心态来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师就不应当过愁眉苦脸的阴郁生活,而应该是热情洋溢、乐观豁达,把教育活动作为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职业境界的提升。

3、引领教师思考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关系密切。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加强专业培训。优质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需要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教育的智慧,教学的艺术等方面,更需要开发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等,化解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

4、丰富精神生活,保障文体活动

学校有条件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教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二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点,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开展活动。例如假期旅游登山观海,举行球类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书画等艺术活动。四是服务健康。请专家为教师作健康知识讲座和定期体检,为教师们指导科学发声、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等服务。

5、改进评价管理的方法,为教师减压

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减负,同时给教师减压。教师的减负,是学生减负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才能学生。教师压力过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自身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1)改进教案检查管理。为了应付,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写教案,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种新老教师“一刀切”的教案检查应该予以改进。(2)改进成绩评价管理。要像保护学生的自尊一样保护教师的自尊,不搞成绩排名。首先公布分数产生的导向性,会产生只讲考试得分点,而使学生厌学的无趣的课堂。其次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教师心智,并在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学生的心智。

参考文献

[1] 贺克春.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教书育人,2009(1) [2]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健康心理杂志,2003 年 04 期

[3] 王保军、李晓萍、刘平.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 06 期

[4] 陈艳华.谈教师的幸福.济南大学学报,2003,13(1)

[5] 谢华.浅析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 年 06 期

[6] 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1)

[7] 卢清、成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 年 2 月

[8] 肖晓玲.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承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年 4 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