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强夯地基施工技术交底
2025-09-23 10:55:22 责编:小OO
文档
工程强夯施工技术交底

一、质量控制要求

1、开夯前检查夯锤落距,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进行单点夯击试验施工,确定并验证强夯施工参数。

3、详细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及每击夯沉量。

4、强夯施工中在每遍夯击前,对夯击点放线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夯点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用填料将坑底整平。

5、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夯坑周围隆起量等。

(6)进行高真空降排水方案的实施时,要确保降排水符合技术要求,抽水排至远离影响区的排水沟内。

二、强夯参数确定

1、有效加固深度

单位夯击能采用2000N·M,拟采用夯锤重19T,落距13.2米,有效加固深度为5.0~6.0m。(有效加固深度从起夯面算起)

2、夯击能:单位夯击能采用2000·M

3、夯击次数:单点夯击数2次,主夯、副夯。

4、夯点间距确定:夯击采用正方形布置,夯击间距为4×4米

5、主副夯后,单点夯击能采用1000KN·M满夯,夯点彼此搭接锤底面积的1/4。

6、强夯处理范围:横向为路基两侧坡脚这内,同时每边超出设计宽度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暂定为0.5m。

三、强夯施工流程

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四、强夯施工工艺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以,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能2000N·M,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主夯夯点的夯击;

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8、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副夯一遍,最后用1000 N·M单点夯击能满夯一遍,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9、设专人进行全程记录。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对夯锤的重量、尺寸、强夯机的机械性能等进行严格的检验,并进行记录。 

2、对夯点放线进行严格的复核,其偏差应小于5cm。

3、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的次序进行强夯,不得漏夯、偏夯。强夯机械就位后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并做好记录。

4、对每一夯点夯击能、夯击次数、每次夯击的沉降量进行详细的记录。

5、对达不到要求的夯点,满夯前进行补夯,如场地回填土深厚、压缩性高,每一遍夯实后采用推土机进行现场整平,压路机随后碾平,并检测碾压效果。

6、为防止夯坑内的积水影响施工质量,要求当天推平并及时碾压各夯点。

7、为防止飞石伤人,强夯机驾驶室加设防护罩,其他人员应在10m以外并戴好安全帽,吊臂前站立。

六、强夯施工监测:

1、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妥善解决。

2、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③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