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2025-09-23 10:54:59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47-49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47-49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窥  牖  弥  歙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无为而无不为。

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二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0-52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三、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0-52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兕  覆  兑  殆  摄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出生入死。

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三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3-55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五、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六、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3-55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芜  夷  辍  虿  虺  螫  攫  牝   嗄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2)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3)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四课时

课题:《道德经》

教学内容:第56-58章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七、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八、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道德经》第56-58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挫  玄  伎  刿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五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21-27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让学生明白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九、师生共同回顾《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一书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子贡、曾皙等,都称得上是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十、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21-27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矜  誉  阙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小不忍,则乱大谋。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六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28-33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只思考而不学习是没有好处的。

4、让学生明白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十一、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论语》的主要内容。

十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28-33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弘  寝   馁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君子忧道不忧贫。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七课时

课题:《论语》卫灵公第15篇

教学内容:卫灵公第15篇34-40句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君子贞而不谅”。

4、让学生明白言“有教无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十三、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论语》的主要内容。

十四、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5篇34-40句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当仁不让于师。

2)有教无类。

3)道不同,不相为谋。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八课时

课题:《孙子兵法》第10篇

教学内容:《孙子兵法》第10篇—地形

目的要求:

1、熟读成诵。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古人的智慧。

4、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

教学过程:

一、师简介《孙子兵法》及作者。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孙子兵法》第10篇—地形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2)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3)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九课时

课题:《论语》第13篇

教学内容:子路篇节选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凡是不能急功近利,有可能事倍功半。

4、让学生明白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性。

5、让学生知道戒骄戒躁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避免类似情形。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十五、师生共同回顾《论语》的主要内容。

《论语》一书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子贡、曾皙等,都称得上是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十六、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3篇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奚  哉  闕  梠  硁  噫  筲  讷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欲速则不达。

3)言必信,行必果。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十课时

课题:《论语》第14篇

教学内容:宪问篇节选

目的要求:

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苦们面前屈服。

4、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5、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切不可相互利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论语》第13篇中重点的内容。

重点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欲速则不达。

3)言必信,行必果。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论语》第14篇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怍  骥 辟 奚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

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四、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诵读明星

第十一课时

课题:《笠翁对韵》

教学内容:《笠翁对韵》下卷第4-7篇节选

1、能够熟读,体会《笠翁对韵》结构的严谨,节奏的明快,对仗的工整。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天地间,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能找到另一个对应的事物。

4、启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熟读,收获学习的乐趣和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句子。

重点句:

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2)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二、简单介绍《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李渔的著作。他素有才子之誉,在戏曲创作、戏曲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今天的研究者成为“东方莎士比亚”。

三、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笠翁对韵》下卷第4-7篇节选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旌  拙  逸  缥  缈  嘉 吝  啬  矜  戍  鳄

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对接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掌握里边的一些近义词

四、小组创编花样,个人上台展示

五、评选创编明星

第十二课时

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教学内容:《二十四孝》故事十三-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2、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沟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调查

1、教师:同学们说出最疼爱你们的人。

结果:最疼爱我们的人-父母。

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二、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1、导入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2、调查学生对故事的了解。

3、解读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十三-十八,了解并学习古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4、学生们自己读文中的故事,读后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读后的启示。

(1)学生小组讨论学后的感想。

(2)学生发言。

(3)教师总结:要及时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能等。

6、小组讨论:怎样处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三、情感升华-爱的延伸

学生齐声诵读一首歌颂父母的小诗。

四、游戏-《爱的天平》

规则:天平两边的砝码各代表父母关爱子女的事例和子女关爱父母的事例,让同学们例举,看看天平倾向哪边。

五、探究实践:

父母是那么辛苦,相信同学们都想好了回报的方式。回到家,请你按照你心中想的做一做吧,父母一定会很高兴的!

第十三课时

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教学内容:《二十四孝》故事十九-二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2、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沟通。

教学过程:

一、谈谈上节课的收获

二、学习《二十四孝》故事

1、导入课题:《二十四孝》故事

2、调查学生对故事的了解。

3、解读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十九-二十四,了解并学习古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4、学生们自己读文中的故事,读后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读后的启示。

(4)学生小组讨论学后的感想。

(5)学生发言。

(6)教师总结: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要多为父母着想,当他们生病时,无微不至地进行照顾。

6、小组讨论:怎样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三、情感升华-爱的延伸

播放小乌鸦爱妈妈和感恩的心歌曲。

四、让学生讲自己照顾父母的例子。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宋词选录五首   

《清平乐.村居》

《卜算子.咏梅》

《清平乐》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学目标: 

1. 了解宋词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 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宋词的文学价值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教师读两遍。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引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合作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4、小组展示读。

5、指名读。师生针对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注意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等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7、学生进行背诵

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诵读评价,张贴诵读明星榜。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宋词选录五首   

《千秋岁》

《鹊仙桥》

《清平乐》

《木兰花》

《少年游》

教学目标: 

1. 了解宋词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 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宋词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做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教师读两遍。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引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合作练习读,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的方法:停顿长短,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声音强弱;要求朗读展示的时候,方式新颖。

4、小组展示读。

5、指名读。师生针对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注意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等进行评价。

6、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7、学生进行背诵

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诵读评价,张贴诵读明星榜。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

教学目标: 

1. 知道使用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的好处。

2.熟记积累的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并在写作中、生活中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关于时间的名言

1、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2、学生自己读

3、同桌互相读

4、男女生分别读

5、指名读,师生根据声音是否响亮、吐字是否清楚、停顿是够恰当等进行评价。

6、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二、学习谚语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三、学习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四、学习对联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

作者:范丽华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07 14:41:17   阅读次数:142 次   评论:0   (我要评论)

经典诵读社团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社团是由校内所有意志于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求真知,务学识的同学组成的团体组织。

第二条 本社团接受学校的领导监督,以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目标,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第三条 社团宗旨:

(一)“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夯实学生文化底蕴,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丰富校园生活。

(二)营造校园诵读国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体验的平台。

(三)培养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积累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第二章 机构组织

第四条 本社团机构设置

(一)本社团指导教师一名。

(二)社团设立社长一名,副社长一名。若机构设置有不合理,通过全体社员协商整改。

第三章 社员管理制度

第五条 凡我校学生,积极参加本社团活动,遵守社团管理条例,经本人申请通过考核者均可成为本社团成员。

第六条 本社团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思想积极上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二)学习积极主动,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七条 社团负责人的义务与权利

(一)领导社团开展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并做好活动记录和总结。

(二)加强内部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与其它社团的交流,树立社团良好的形象。

第 成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对本社团各项活动享受有参与权

(二)有对社团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实施监督管理的权利

(三)自觉遵守社团章程,积极参加社团发起的活动,维护社团声誉。

第九条 考勤制度

(一)请假:若不能参加活动者须向活动组织者及相关负责人请假。

(二)缺席:若无故不参加社团活动视为缺席,达三次者勒令退会。

第十条 社团成员的退出与保留

(一)学生毕业,自动退出

(二)根据本人自愿的原则,提出申请退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