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2017
2025-09-23 10:53:39 责编:小OO
文档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

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的任意性: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的离散性: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有的存在,彼此不相互混淆,但又可以灵活组装。  

符号: 是人们有意识用来指代某种特定事物的、可为人们感官感知的标记。

狭义符号:符号的“能指”(物质外壳)和“所指”(意义)

语言符号: 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 

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 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辅音: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 

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 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 

国际音标: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调位、时位、量位。 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变异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

【2】自由变体指 自由变体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不受条件地,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    

语流音变:特定语流中的音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连读音变。大多数情况下,语流音变都发生在音位范围内条件变体的替换。 

语调 :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声调是属于音节的,但是句子也可以有高低抑扬轻重的变化,这就是语调。狭义的语调又叫句调,指全句高低升降的变化,他表达说话人的情绪要求等

语素: 具体语言中特定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语素变体:同一语素在不同环境中出现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语素在维持语素义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语素音和语素义可能会有多种情况,这就是语素变体。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句子: 具有一定语音形式和语法特征的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最小的交际单位/最大的语法单位。

词根语(孤立语): 特点:多是根词、复合词,少形态变化和附加语素,很少派生词,几乎没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词与词的关系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苗语、越语、缅语等汉藏语系。  

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词义: 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句义: 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体现说话人意图。

预设 :说话和写作时假定对方已知晓的信息;是由句子这样的言语片段推断出来的,是句义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方言:社会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每一种语言地域分布的不同部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变异,不同于其它亲属方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称为方言,又称地域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

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或者说是共同语地域变体,具有自己的语言特征。  

社会方言: 是指一语言集团内部某个群体或某个阶层内通用的词语。语言的社会变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语音与语法有时也会出现差异,但差异远不如词汇多。

直接言语行为 :

间接言语行为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语境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活动场所和舞台背景。 

上下文语境 :  指与本词语有关的前后词语,或者本句前后的语句。

语言演变:  语言演变是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而导致的语言系统变得与原来的语言系统不同。它是语言的历时演变。 

亲属语言: 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叫亲属语言。说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是以存在某种原始基础的假设为前提的。

双语现象:双语(或多语)现象也叫双(多)重语言制,是个人或言语集团使用两种(或几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语言的同化:语言的同化是随着不同的民族的接触或民族的同化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用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表音文字:是目前多数民族所采用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系统。

简答题和论述题: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   

动物的语言人类的语言
简单:只是为了生存,消极地适应环境,信息简单复杂: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信息复杂
无生成性有生成性:人可根据语言中的词及结构规则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表达无限的信息内容
没有伴随意识伴随意识,人类有精神生活
 

人类语言的特点:人类语言的特点主要可从功能、构造、习得三个方面来看:

1、功能开放

2、构造灵巧:语言构造的灵巧主要依赖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

3、习得潜存

语言的符号性: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具有全民性

(2)语言是其它交际工具的基础

(3)语言可服务于一切交际领域

语言的思维功能:

【1】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2】语言把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记载下来,巩固下来,使交际和交流思想成为可能。语言离开思维,就成了空洞的声音,就不是音义结合的交际工具,因而也就不再是语言。

【3】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语言的物质形式,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只有用语言材料来概括反映事物及其属性,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和概括。

(一)语言是认知贮存所

(二)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语言的构造:

●语言的机制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语言的构造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最主要区别

(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

(3)声带是否振动               

(4)气流的强弱

(5)是否是纯乐音

(6)能否自成音节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1、音高:决定于振动频率的快慢(正比)

  人类语音的音高取决因素:声带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音高的作用:构成声调和句调(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义)

2、音长:决定于声波持续时间的长短(正比)

音长的作用:通过音长变化调节语调(英语等靠音长区别意义;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调,入声短,其他相对较长)

3、音强:决定于发音体声波振幅的大小。(正比)

 人类语音音强的取决因素:发音动力的大小。

 音强的作用:协同音长、音高调节语调。

 (英语等靠音强变化区别意义;汉语的轻声) 

音高、音长和音强是相对的,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

  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音质的决定因素:陪音的数量、振幅、频率及其与基音的关系。从声学角度看,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两种:语音中元音属于乐音;清辅音属于噪音;浊辅音属于混合音

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根本属性      使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别开来

  语音的社会性表现:

 (1)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太阳/日头/老爷子);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同意义。

 (2)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

    任何语言和方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即使物理、生理属性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同。如:汉语大部分方言无浊音;英语有浊音。

普通话22个辅音和10个单元音的国际音标及其描写:元音10个:a o e i u Ü ê -i(舌尖前)-i(舌尖后)er

辅音22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g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举例):

常见的语流音变情况有:同化、异化、弱化、加音、脱落、换位。

语素的分类:根据语素在合成词构造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词根和词缀。 词根是合成词的核心部分,词的词汇意义主要由词根体现。例如,汉语 “画儿” 中的“画”,英语中的“rebuild”(重建)中的“build”。 

词缀是粘附于词根的语素,一般没有什么实际的词汇意义,位置固定,有时有类化作用。它一般是用来给词根增加附加性的词汇意义,或者表达某种语法意义。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词缀分为三种:前缀、后缀、中缀。前缀附着在词根的前边,如现代汉语“老鼠”中的“老”,英语unable”中的“un-”。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边

语言变异的分类:地域变异、社会变异、功能变异

语言的变异丰富和发展了语言,促使共同语能更完善地为整个社会服务,满足日益复杂纷繁的交际需要。

共同语以自己的规范约束着语言的各种变异,使所有变异服从于自己,并吸取有益成分,形成日益发展的民族共同语。

语境的作用:

一是言语片断依赖于语境

一是语境制约着言语片断:

●1、限定作用

●2、调节作用

●3、生成作用

●4、确定作用

●5、补足作用

语言机制:

1 预设机制

2 排除机制

3 补偿机制

4 类推机制

5 对称机制

6 经济机制

语言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1、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社会会对语言提出新要求

●3、社会的联系、交流、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

(二)内部矛盾性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原因

●1、语言的交际职能与语言的结构体系间的矛盾,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

●2、语言和言语的矛盾推动了语言的发展演变

3、语言体系内部各成分间的矛盾,推动了语言的发展演  

语言演变的特点:

(一)继承性

(二)渐变性

(三)不平衡性

演变速度:一般词汇>语音>语法和基本词汇

语言成分的借用: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借用,是语言间相互影响的普遍现象。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外借成分。

1、词语的吸收借用

音译词  仿译词  意译词  音译加意译词  音译加注词  音译兼意译词

2、语音的吸收借用

主要表现为增加新的音位和新的音位组合关系的出现。

3、语法的吸收借用

表现在增加虚词和出现新的词序方面。

语言的谱系分类 :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来分(即谱系来分)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里尼亚语系、南亚语系等25个语系。(《中国大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卷)

常见的语法手段(举例):

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几种常见的语法手段:

1、构词后缀(词尾)   例英语book books(复数), the boy's(所有格) hat。

2、语序:用词或词组在语言结构中的排列顺序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例如: “眼睛大”和“大眼睛”的语法意义有什么不同?是通过什么样的语法手段体现的?

(提示:陈述;修饰;词序)

3、虚词:又称功能词或辅助词,基本上没有词汇意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4、语调:一种运用语音的高低升降来组织词语,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5、重音:重音位置的移动可以显示词的不同语法意义 例:俄语OKHA(单数第二格)…OKHA(复数第一格)

6、内部曲折:利用词根语素语音的部分变化来造成词形变化的一种方式  tooth  teeth

7、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来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  go went

8、重叠:重叠是通过语素或词的重复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汉语常见  

9、零形式:例如read  read  现在时  过去式

前四种是分析型语法手段 后五种是综合型语法手段

10、声调 不止能区别词义,而且也能区别语法意义。如“好”,上声是形容词,去声是动词。

常见的语法范畴(举例):

  (1)性:俄语、德语的N 及修饰它们的A 有3种性:法语N 有2两种性。[补充:语法等级:阳性/阴性>中性。注意:“性”是语法概念,不是生物学概念。从共时平面上看,有任意性,非论证性。]

  (2)数:英语的N 、俄语的N 和A 。[补充:语法等级:单数/复数:单数>双数>复数(多数)。]注意:也不完全根据可数情况。

  (3)格:N 、Pron 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俄语的N 、Pron 及修饰它们的A 、Num 有6个格,英语的名词2个格(通格、所有格)、有的代词有2、3或4个格(I 、me 、my 、mine ,it ,its 。比较:you )

  (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V 。英语的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汉语的完成体(了)、经历体(过)、进行体(卷)。

  (5)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英语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补充:汉语用词汇表示。]化表现形式。V 。俄语、法语有3种人称。英语只在单数时有第三个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7)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V 。主动态和被动态。 [补充:]

  (8)式(语气、情态):表示说话者对所谈的情况或事物所持的态度。多数语言都有陈述式、假定式、命令式3种。

  (9)级:表示相互比较的程度差异。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掌握句子的结构分析、变换:

举例说明语言的形态类型和句法类型:

形态类型:

词根语:汉藏语系

黏着语:日语

屈折语:印欧语系

复综语:美洲的许多印第安语

句法类型:

SVO主动宾 汉语,英语

SOV 主宾动 拉丁语

VSO 动主宾 阿拉伯语

义素分析:

产生歧义的原因:

1 词汇因素:(1)词形同而词性不同 如:他的门没锁。

            (2)词形同而词义不同 如:赶张三,没那么容易

2 语法因素:(1)词跟短语同形 如:炸薯条:动宾/名词

            (2)层次可做多种切分 如:x和x的北部

            (3)句子成分可作多种分析 如:写好书

3 语义因素:(1)施受同形 如:鸡不吃了

            (2)领属关系与非领属关系同形 如:他的画像画得好

举例说明句中词义的选择和:

三个因素起作用

(1)词汇意义的义素,如“人类”“动物性”“生育关系”等

如:a.探险队员看见了那条蛇

b.那条蛇看见了探险队员

c.探险队员看见了那棵树

d.那棵树看见了探险队员   “树”和“看见”之间有相斥的义素

(2)结构特征,或称结构意义的义素,如“施动”“受动”等

如:a.帽子吹到河里去了  吹:物品、动作、受动,处所/   喝:动物,动作,流体。可以喝水,喝稀饭,不能喝苹果

(3)语义特征,如“工具格”“地点格”

 如:a.我(施动格)和他都存了钱

     b.我和保险柜里(地点格)都存了钱

言语行为三分说:

(1) 表述(言内行为):将要说的话说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句子用一定的语音形式说出

                  诸如:“外面正在下雨”“冲啊”等句子,就是进行表述,完成表述性行为

(2) 施为(言外行为):完成表述性行为的时候,不但将一定的信息内容传递出来,而且也是在实施某种行为。  例如:“冲呀”下命令;“我明天一定来”做出许诺。即陈述一个句子时,句子能起到什么作用,相应地就实施了一个什么行为。可分五类

(1)表态性的施为性行为:如许诺,警告。

(2)宣告性的:如宣判宣告:“我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3)指使性的:如指示建议请求“咋们明天碰碰头吧”

(4)表情性的:如祝贺道歉“祝你生日快乐”

(5)表述性的:如陈述断言指导

(3)成事(言致行为):言语行为中最后一个阶段的行为,如果施为性行为在受话者发生了作用。例如受到了恫吓,得到了劝勉,接受了道谢而放下心来,按指示做了,这就是收到了言语行为的效果或称成了事,这就是完成了成事性行为。

格赖斯合作四准则:

(1) 量的准则:说的话提供的信息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

(2) 质的准则:说的话是真实的

(3) 相关准则:说的话同对方的话相关联

(4) 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1)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 文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文字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

文字的作用:  

(1) 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职能

(2) 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的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现

文字的改革:

举例说明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语法的演变:

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