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如何搞好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2025-09-23 10:48:04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如何搞好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房县实验小学   李洪涛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受学校委托,我把我们学校六年级近期在数学总复习这一块内容上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和大家作一个简短的交流和探讨,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指教,以便更好地开展总复习教学。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起着不可忽视的激活作用。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生成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充分考虑预设和生成,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数学总复习应该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紧扣新课标的理念,以六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为载体,整合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特点、教与学、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育与德育、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树立大局意识、质量意识、位次意识,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有效地搞好总复习工作,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方法、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我校六年级数学组结合校情、班情、学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类复习,过好基础关。

第二阶段:知识穿线,过好综合关。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过好考试关。

2、认真钻研,力求做到复习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研究课标,正确处理好课标与大纲的关系。

课标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标准,但并不是说课本上没有的就不考。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在紧扣课标,夯实双基的基础上,适时延伸,适度延伸。

(2)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优化、整合。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总复习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把全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归并为四节,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与原义务教教材比较,本单元教材做了较大幅度的精减。不求面面俱到,覆盖已学知识的细节,给出所学概念的描述。而是突出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这一方面使教材摆脱了知识点罗列,概念、法则汇编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给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了空间。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整合。

例如:数的认识这一部分,看似内容很少,教材中仅仅只有五个问题,但实际上却涵盖了数的所有知识,牵涉到的概念、知识点却很多。因此,我们在复习时,结合了我校六年级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将这一内容划分为数的意义,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数的整除,数的性质等四个部分进行了复习。

再如: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教材中仅出现了三道例题,分别是P82的例2(分数应用题)P85的例3(列方程解应用题)P的例4(用比例解应用题),但由于我校六年级学生对这一内容遗忘的比较严重,因此在复习时,适时进行了添加,补充了有关典型应用题及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如平均数、归一、行程、工程、和(差)倍等问题。

教材中还新增了“数学思考”及“综合应用”等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思考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综合应用通过三个主题鲜明的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因此,对这一部分内容应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

(3)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部分知识也遗忘的比较严重。而且部分学困生也由于成绩太差,底子太薄,多少产生了厌学的思想。那么,如何才能使复习达到有效性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4)研究试题的特点及出题思路,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复习。

从去年开始,房县和丹江实行了联考,两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有所差距,出题的思路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丹江考题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团体作战,搞好教学设计,向课堂要质量。

我校六年级数学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课例展示—个性化调整—实际应用—教学反思的步骤实施了集体备课,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重点研讨了学生如何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题的设计等问题,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4、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整合,构建网络。

注重了将同类型、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加以比较,明确它们的不同,以免混淆。

例如:在复习数的性质时,我们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沟通了这些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即:使结果不变。

再如:将比例尺与行程问题结合,将小数点的移动与分数应用题相结合,将路程与分数、百分数相结合等等。

(2)注重基础,夯实双基。

注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如: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此过程中那些地方产生了变化,还有那些不变等等。

 在分知识点复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坚持每天课前2---3分钟的口算练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能力,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功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

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在实际操作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4)启发自主,注重策略。

复习过程中要着力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复习。要加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适时点拨。

要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能力。

(5)加强反馈,关注差异。

复习中注意重点反馈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问题,重点强化复习。尤其注重学生的性作业,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使复习更具实效。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选编一些“发展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教材规定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达到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目标,并促进中层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优生率、及格率。

(6)追求效率,减负增质。

复习中课堂教学实施了“四了”教学法,力求课堂高效率,坚持当堂作业当堂完成,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精心设计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不搞偏题、怪题,有效为学生减负,引导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复习,做到减负增质双赢。

(7)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还是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丹江出题的特点,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把正负数的知识与电梯的升降相结合,把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包装相结合等等。

以上是对总复习过程的一个预设,时间仓促,也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有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