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有趣的叶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5-09-23 10:48:29 责编:小OO
文档
有趣的叶子

                          黄川小学  高洁  

一、活动背景

春天到来,枝条上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夏天到了,蜕去了稚嫩的叶子,越发郁郁葱葱起来;秋天来了,叶子黄了,从树上翩翩地落下来,静静等候着冬的来临。生活中,叶——无处不在。 “为什么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叶子会变黄了呢?”握着手中墨绿的叶片,望着飘零的枯叶,孩子们常会好奇地问。被成人忽略的树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却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有趣的叶子”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亲近自然,触摸自然,享受快乐,获得知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  

2、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4、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具有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6、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       

收集本活动的相关资料,制定活动方案与活动范围、 教师指导、学生专题阅读 。

  2、启动阶段       

宣传发动、成立活动小组。 

 3、实施阶段       

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查阅资料、核准资料。 

4、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 、集中总结、 成果展示。 

四、活动时间:两个月

五、活动准备:

   活动各阶段的课件,主题活动方案,小组活动方案表,小组活动记录表,小组活动评价表等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提示将活动内容分解为六个子课题:树叶的颜色、树叶的形状、树叶的作用、树叶的用途、树叶的种类、树叶的文化。

2、本着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自选活动子课题,分工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利用一周时间去思考活动形式。

3、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商讨活动过程的计划,进行计划书的撰写,并评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书,完成实践活动。

4、对学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录音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5、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第二阶段    启动阶段 

活动目标:

围绕子课题,着手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同伴能力大小,进行合理分工,并能够判断方案的可行性。

课堂呈现形式:方案制定指导课

活动过程:

1、 宣传发动 。

2、 成立活动小组 。

   以7人为一组成立了6个小组,根据第一次活动情况重新选举产生了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并进行了分工。

(分组学习让学生们懂得和形成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第三阶段    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

(1)文字资料

a、上网查询

教给学生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发动学生在网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可浏览“百度网”、“中国自然科学网”等相关网站,了解树叶的各种形状、颜色变化的原因、作用、叶贴画、叶子的文化等知识。

b、查阅书报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翻阅工具书,如相关的报刊杂志。要求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其他小组需要的资料也做必要浏览。

(2)实物资料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

(1)整理文字:获取信息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手抄报的形式及时整理、保存这些信息,以便今后查阅。

(2)整理数据:把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统计。

(3)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一部分实物资料,发挥想象,制作一些图案精美的叶贴画。

2、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

根据各自的研究小课题,用不同的形式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汇报完毕征求其他小组同学的意见以及公共探讨困惑,其他组里的学生在聆听之后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小组间的互动,增进感情,增强合作精神。

(2)畅谈感受。

给学生说说各自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谈谈自己活动后的最大收获。

(3)总结拓展。

对各小组情况做简单总结,出示活动中还没解决的问题及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让学生再做探讨,以便以后的研究方向。

第五阶段  活动评价、反思阶段

阶段目标:

能结合评价指标,主动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对自我或他人作出合理评价,促进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同时,乐意分享他人或他组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或本组的不足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整改。

课堂呈现形式:评价指导课

活动时长:课内1-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回顾

二、分组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1、组内分享

2、自评和互评

3、填写《个人活动评价表》

4、小结活动情况

三、组际交流、互评

四、活动评析

五、反思

教师指导的重点:指导各组组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本组活动情况,着重介绍在活动中获得的一些成功经验、解决困难的方法、组员之间的合作等情况。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他们都表示喜欢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还要更多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

1、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绝不能越俎代庖,而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

2、学生在确定计划时,目标要明确,要深入了解所要调查的对象,不能盲目去做。

3、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4、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5、活动要重视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及获得经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