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2025-09-23 10:58:13 责编:小OO
文档
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一、要点解读

本单元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恬淡自然、宁静清新、意趣横生的乡村生活;《乡下人家》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为空间顺序以及春夏秋三季和白天与傍晚交替的时间顺序,展现了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小方洞般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慰藉;《三月桃花水》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而抓住关键词句阅读理解,就能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用。”所谓“关键词句”,是指重要且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它在课文中或准确表达文章主旨,或真切表达作者情感,是快速准确读取课文的有效信息。课堂教学中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学习,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前联后延有统整意识。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三下第四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已经学习过什么是关键语句:点明主旨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相互照应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也学习了关键语句在课文中的位置: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抓住关键词句”这一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本册三单元“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第四单元“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语文要素的学习做铺垫,打基础。

本单元的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要教会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古诗三首》第三首《清平乐•村居》中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乡下人家》中引导学生抓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天窗》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以及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的赞美。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继续强化单元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总结提示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哪些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本单元“田园生活”的学习中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本单元的习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围绕关键词句展开写作,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在那干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快乐等等。

二、教学建议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可以运用如下策略:

1.理解——抓住关键词句。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言文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切不可琐碎分析语句,而是给学生更多读、想、说的机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品读——恰当创设情境。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语言文字,但是本单元的一些内容与学生生活较远,如,有些地方的孩子没有到乡下人家体验过生活,有的孩子没有从天窗遥望夜空的经历,有的孩子也没有见过三月桃花水。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音像资料等恰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品读,进而让学生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切忌过多过早地使用,避免图像或视频代替学生理解体会。

3.积累——运用多种形式。本单元的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具有积累的价值,教学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抄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4.表达——融合两个要素。本单元的教学要处理好两个语文要素的关系,教学时,可以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融合,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会运用关键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