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习题1
2025-10-02 07:31:31 责编:小OO
文档
经济学原理习题宏观部分1

    一:单选题(每题5分)

下表包含了一个只生产笔和书的经济的信息。基年是2005年,用这些信息回答下列1-3题目。

1:2006年GDP平减指数的值是多少(B )

A 100;    B 113;   C 116;   D 119;   E 138

2:从2005年到2006年,物价上升的百分比是(不B )

A 0;    B 13%;   C 16%;   D 22%;   E 38%

3:从2006年到2007年,真实GDP增加的百分比是( A)

A 0;    B 7%;   C 22%;   D 27%;   E 32%

4:如果债务人和债权人就名义利率达成一致,而通货膨胀结果小于他们的预期,那么(B  )

A债务人将以债权人受损为代价获益;B 债权人将以债务人受损为代价获益;

C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不会受益,因为名义利率是由合同固定的;D以上都不对

5:假设你的收入从1900元增加到31000元,而CPI从122升到169,则你的生活水平可能(  B )

A 下降了;B 提高了;C 保持不变;D 不知道基年所以无法判断

    

6 增长的机会成本是(C  )

A 现期投资减少;B 现期储蓄减少; C 现期消费减少;D 税收减少

7 如果可贷资金的供给非常缺乏弹性(陡峭),那么哪一种可能使储蓄和投资增加最多(A  )

A 投资赋税减免;B 预算赤字减少;C预算赤字增加;D以上都不对

    

8 以下哪一组最有利于经济增长( A )

A 降低储蓄收益的税收,减免投资赋税,并减少赤字;

B降低储蓄收益的税收,减免投资赋税,并增加赤字;

C提高储蓄收益的税收,减免投资赋税,并减少赤字;

D降低储蓄收益的税收,减免投资赋税,并增加赤字。

9如果GDO=1000元,消费=600元,税收=100元,购买=200元,储蓄和投资是多少(A )

A 储蓄=200元;投资=200元;   B 储蓄=300元;投资=300元; 

C储蓄=100元;投资=200元;    D储蓄=200元;投资=100元;    

10 如果既增加投资赋税减免又减少储蓄收益的税收,那么( A )

A 真实利率应该上升;             B 真实利率应该下降;

C 真实利率应该不变;             D对真实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二:判断并改错(每题5分)

1 引起增加借款的预算赤字的增加使可贷资金需求向右移动。

错,供给左移

2储蓄和投资率的增加可以长期地提高一国的增长率。

不啊 其实就是短期的

3如果CPI每年上升5%,那么该国每个人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正好需要增加5%

不啊 不一定是等于的

三:计算题 (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

1.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设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2、根据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购买 

预算盈余 

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收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