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 | 
| 一、一等奖(40项) | 
| 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单位 | 
| 1 | 区域视角: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的行动范式研究 | 马里松、俞晓东、黄津成、曹宝龙、李燕、蒋锋 | 杭州市教育局 | 
| 2 |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实践研究 | 林肃浩、赵琦、陆燕海 |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 
| 3 | “弘毅少年”成长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陈沪军、王凯、陈金兵、陈立剑、伍小斌、刘带英 |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 | 
| 4 | 小外交官课程:改革英语学科教学的12年探索 | 滕梅芳、杜娟、郑建军、章颖、童骏君、马亚丹 |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 
| 5 | 从学科到生活世界:为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而教 | 金加喜、汪志华、颜石珍、  徐琴、邓华、傅晖 |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 
| 6 | 差异教学: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变革与创新 | 楼朝辉、庞科军、王林慧、王润毛、吴恢銮、陈俞静 | 杭州市天长小学 | 
| 7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 张天孝、唐彩斌、孔慰、虞勇 | 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科学研究院 | 
| 8 | 基于交际性的议论文构思模型创建 | 任富强、欧阳凯、边建松、吴文杰、张丹捷、王侠 | 宁波市慈溪市慈中书院 | 
| 9 | 京剧脸谱创意美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汪静、李珍、金路璐、吴宇青、楼静静、闫安青 | 宁波市东恩中学 | 
| 10 | 以“学习活动”为主线推进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 | 陈燕、叶建松、黄远国、沈丽君、毛小丹 | 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 
| 11 | 小学低段科学游戏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 万银巨、苏善根、朱吴波、陆瑶嫣、黄铃铃 |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 | 
| 12 | “超级四合院”——幼儿园动态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陈旦映、桂优花、朱寅、吴波儿、沈华玉、李海玲 | 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幼儿园 | 
| 13 | “课程、空间、活动”三位一体的创客教育实践研究 | 谢作如、吴晋林、林赛雅、陈扬帆、刘正云、李守良 | 浙江省温州中学 | 
| 14 | 高中文言字词“意义释解”学习法的研究与实践 | 金晓涛、金锦友、孙乐静、陈晓娜、余军、李一禾 | 浙江省瑞安中学 | 
| 15 | 问题•任务:初中科学深度探究学习的实证研究 | 谢杰妹、黄晓、黄庆云、陈爱娟、尤爱惠、陈小将 | 温州市绣山中学 | 
| 16 | 1+1课堂:基于“整合•拓展”的学科教学变革 | 潘权威、林昳、李洁、戴圣育、倪建群、郑巧英 |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 | 
| 17 | 基于“自适应学习”理念的数字化学习模式构建研究 | 张晓萍、陆志刚、朱新强、沈李琴、吴建伟 | 嘉兴市实验小学 | 
| 18 |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例研究 | 臧文彧、骆霞琴、邵文仙、杨汉平、符加明、朱朝晖 | 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 | 
| 19 | “孝德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 经建美、夏春峰、马晓颖、王丽、李可苹、吴彤宇 | 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 | 
| 20 | 指向核心素养的活力课程建构 | 滕闽军、金跃芳、方亚琴、邵伟芳、范小丽、邵万强 | 金华市秋滨小学 | 
| 21 | 活动+跨学科:“项目学习”的新探索 | 徐锦生、吴小军、刘旭升、江美华、滕俊玲、张晓蓉 | 金华市金师附小荣光国际学校 | 
| 22 | 初中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运用 | 陈洪远、姜爱军、吴乃才、姜小扬、姜志根、范达江 | 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 
| 23 | 多通道选择性实施海纳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 郭妙琴、乐明辉、邬学仕、徐婉霞、张英、蒋芬幸 |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 
| 24 | 以学习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 郑志湖、郑陆敏、张新华、蔡千斌、何赛君、徐立海 | 浙江省天台中学 | 
| 25 | 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王勇、谷建方、江洪、韩静波、陈君华、陈良照 | 台州市路桥中学 | 
| 26 | 初中科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 王燕红、童美玲、王继业、吴华兵、陈熙 | 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初级中学 | 
| 27 | “会阅读的教室”:小学生班级阅读的新实践体系 | 王乐芬、程誉技、陈佩莉、叶玲娇、张红霞、黄晓红 | 临海市哲商小学 | 
| 28 | 基于作品取样视角的幼儿结构游戏指导 | 高美娇、林蓓、林芳、王琳玲、刘璐、汤敏玲 |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 
| 29 | 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陈延福、叶有东、吴红梅、刘杰、周大兄、练飞 | 景宁县教育研训中心 | 
| 30 | 课本外的语文:“成长阅读”教学体系探索 | 王鸿、吴兰芳、陈晓清、傅春梅、叶月飞、周荣仙 | 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 | 
| 31 | 促进优质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 | 蒋永贵、陈沪军、姚雪飞、邵永平、伍小斌、杜冰 | 杭州师范大学 | 
| 32 |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本位创新模式 | 何俊、姚永辉、吴金炉、顾秋红、王崧舟 | 杭州师范大学 | 
| 33 | 生态取向教师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肖正德、孙德芳、王凯、叶翠微、张立栋 | 杭州师范大学 | 
| 34 | 基于综合视野的英语阅读教学改进行动  | 葛炳芳、赖朝晖、潘云梅、姚旭辉、叶恩理、张成年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 35 |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 | 余立峰、祝芳、曹强、莫豪庆、邵志南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 36 | “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运用的研究 | 许芬英、潘小梅、潘云芳、刘芳、王勤、曹建军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 37 | 普通高中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改革 | 何通海、童志斌、陈炳伟、朱红彪、李仙鸿、周建峰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 38 | 以HPS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中学科学教学实证研究 | 黄晓、蔡铁权、郭泓霖、徐洁茹、李建养 | 浙江师范大学 | 
| 39 | 中小学链式美术教育的构建研究 | 朱敬东、李力加、冯国健、邱兴雄、施俊天、张曦 | 浙江师范大学 | 
| 40 | 以幼儿情感教育为旨归的“织网式”课程 | 王芳、朱瑶、金丽君、方小兰、倪慧芳 | 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 | 
| 二、二等奖(100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单位 | 
| 1 | 小学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参照标准研究 | 平国强、潘红娟、孙钰红、田小勤、周建明 |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 
| 2 | 区域推进小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夏玉成、章荣华、卢远民、刘明明、王昌飞、李彩仙 | 淳安县教育局教科室 | 
| 3 | 基于“运动处方”的小学生个别化运动操作系统研究 | 许杏芳、李友清、钟芝兰 | 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 
| 4 | 中小学“电子制作”普及教育的实践研究 | 林杰、陈萍萍、李一帆、陈颜龙、方菁 |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 
| 5 | 从监控走向服务:改进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的行动研究 | 张少夫、程宁、吴寅静、蔡迎春、冯建明、龚罗平 |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 
| 6 | 农村特色示范高中提升课程开发质量的研究 | 王先锋、何保刚、林肃浩、许德伟、陈霄红 | 桐庐分水高级中学 | 
| 7 | 小学品德“童心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 | 许宏、汪培新、陈跃、杨晓凤、陈赟、尹建强 | 杭州市学军小学 | 
| 8 | 个性化跑道:探索课堂教学的路径 | 陈啸剑、方建兰、范耿泉、曾水清、厉哲、祝谓兵 |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 | 
| 9 | 回归审美的幼儿园意象化音乐活动 | 沈颖洁  |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 
| 10 | 一科多模:区域推进课堂变革新路径 |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 杭州市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 
| 11 | “两卡·两本”:构架学生学习新系统的教学改革探索 | 唐宇红、袁海珍、朱慧军、王金娣、倪萍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 | 
| 12 | 第三教育空间:拓展学生综合学习新街区的采三探索 | 黄升昊、周建芬、徐越、何霞、谢滢 |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 
| 13 | 展开与建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转型的研究与实践 | 何文明、汪燕青、司烈翔、琚玲、陆文辉、孙晓飞 | 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 | 
| 14 | “无边界学习”的十年探索 | 王龙胜、杨平儿、刘金虎、陆晓春、吕立峰、王燕群 | 杭州市富阳区实验小学 | 
| 15 | 开心农场:育人模式转换的路径探索 | 章振乐、戴君、周炜、潘迎峰、许佳奇、蒋卫斌  |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 | 
| 16 | 图像表征:小学数学可视化学习方式研究 | 葛素儿 |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二小学 | 
| 17 | 十年变革:新班级教育多样化课程探索 | 俞国娣、邵建辉、虞大明、何慧玲、楼说行、谢莹 |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 
| 18 | 初中科学疑难实验的有效解决及区域推进                                   | 徐珺、夏琦、胡巧玲、张建龙、杨汉真、罗学平 |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 
| 19 | 玩科学: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园本范式 | 金环 | 杭州市蓓蕾幼儿园 | 
| 20 | 小班化框架下的英语课程设计和实施 | 施丽华、朱旭彬、何小庆、曹军、张未亚、周蓉 | 宁波市效实中学 | 
| 21 |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长效性探索与实践 | 邵迎春、曹斌、施大庆、叶炯、虞君、虞驰 | 宁波市第四中学 | 
| 22 | 构建“研、训、行”三位一体的教研工作新模式 |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 
| 23 | 小学数学区域联动“雁行”教研模式的探索 | 陈亚明、马霖霞、杨慧、叶华永、徐群、邵颖 |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 | 
| 24 | 规范与优化:区域推进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双向建构 | 朱红、刘东晖、施伯央、於宏华、李骏、吕淑君  |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 | 
| 25 | 中小学音标衔接教学CED模式的探索与区域推进 | 刘敏、张文武、陈芳、严芳、 陆芙琼、陈瑶莲 | 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 | 
| 26 | 百变折纸:小学跨界教学的新尝试 | 余应勇、孙惠惠、陈舒恩、练金玉、罗丽、水波 |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 
| 27 | 幼儿认知游戏“活动材料”的研发与实施 | 林佩芬、徐敏、张静波、沈芸芸、欧珊珊、张伟 | 宁波市江东区托幼实验园 | 
| 28 | 创建以书法教育为抓手的“三正”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葛蕊蓉、徐秋雁、石军海、陈洁、胡燕萍、张宁宁 | 宁波市荷花庄小学 | 
| 29 | 小学水墨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 王定波、曹锋、叶坚栋、杜赛红、陆菁绯  | 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 | 
| 30 | 学导融合:小学数学“学程导航”的实践研究 | 邵陈标、乐碧云、杨波、洪江涛、蔡佩华 | 宁波市江北区第二实验小学 | 
| 31 | 小班化教学“新常态”的区域性探索 | 马利民、郑瑄、金感芳、王晓东、杨烿、吴成业 |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 
| 32 |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 顾莺红、裘海英、陈玉芳、任亚、俞吉艳 | 宁波江北广庭幼儿园 | 
| 33 | 基于优化认知逻辑的物理教学研究 | 郭拯、马功平、周亮、叶全浩、叶春、胡科杰 | 宁波市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 
| 34 | 初中语文微型写作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 沈建军、吴卫新、王侠、焦秀丽、施群、王毅力 | 宁波市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 
| 35 | 小学生“五辅一主式”消防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柴利波、沈梅、徐华军、徐万军、黄林锋、张雅儿 |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 | 
| 36 | 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初高中衔接教育研究 | 金依平、王增良、郭志纯、俞炯志、徐敏钧、张宗余 | 浙江省象山中学 | 
| 37 | 科学部落格:让技术与科学学习联接 | 施昌魏、游芳伟、郭诗文、戴乐韵、叶其蕾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 38 | 基于“六化”学案的高中自主学习模式 | 王安国、黄华伟、徐克、李丹、李晓、陈飞 | 浙江省瑞安中学 | 
| 39 |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学本课堂探索 | 李新平、陈茜茜、王在恩、曹春月、叶晓雪、李海燕 | 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 | 
| 40 | 基于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 黄鹏飞、潘建中、蔡呈腾、徐承翔、郑茂军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 41 | 小学英语单元统整学习的设计及应用推广研究 | 张璐、张碧炜、夏子、潘金琳、赵媛 | 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 | 
| 42 | “二阶六步”:高中化学新型课堂的结构与流程 | 徐丹青、罗欣、陈思静、吴烨、薛杏勇 |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 
| 43 | “多层次 度 多功能”学业评价数据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 王旭东、陈荣荣、陈严柳、李革、王光秋、王旭标 |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 
| 44 | 浙江省温州中学基于“愿景·执行力”的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开发与实施 | 吴军、朱景高、乐颖、潘建中、朱建森、李芳 | 浙江省温州中学 | 
| 45 | 学会提问:高中语文“问学”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 郑建周、陈海光、曹立晶、张荣田、陈铭、姜涛 | 浙江省永嘉中学 | 
| 46 | 基于教学视频案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 叶事一、谢尚志、陈重阳、麻鲲鹏、郑姿姿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 47 | “敞开·敞亮”: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群的架构与实施 | 潘建中、李芳、黄惟勇、潘玉进、戴冕、乐颖 | 浙江省温州中学 | 
| 48 | 初中英语板块式主题创意作业研究 | 屈小武、庄蓉蓉、翁赛赛、陈飞、毛爱华、徐建仁 |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 
| 49 | “巴学园”课程:指向积极教育的拓展性课程建设 | 赵成木、孙丹、林彩仑、周凌燕、章秀平、林海洁 |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 50 | 基于数据的学习诊断、分析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 黄慧、潘胜寅、陈慧诚、陈胜、周莹、陈青丰 | 温州市实验中学 | 
| 51 | 幼儿创玩工作坊科技制作活动策略研究 | 陈琼、袁瑛、杨晓宇、黄芳、汤含倩 | 嘉兴市第一幼儿园 | 
| 52 | 童趣·儿童立场·童真:幼儿园“立体式”绘本教学的十年实践 | 陈亚军、孙炳海、全芳芳、钟丽炯、张茹娟、姚笑南 | 桐乡市实验幼儿园 | 
| 53 | 小学体育改革新路径:四维并进“育健康人” | 董明华、沈一帆、王晓、何晓泉、许雪东、尚跃新 |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 
| 54 | “评量前置、教评合一”的培智生运动康复课程探索 | 董周英、李施坤、曹爱勇、庄冬英、金一孺、高姣 | 海宁市培智学校 | 
| 55 | 基于成德达才特色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 孙国虎、蒋雅云、沈微微、张建斌、戴敏燕 | 嘉兴市第一中学 | 
| 56 | 攀缘架构与协同实施:生涯规划课程的嘉兴样态 | 陆福根、吴丽萍、管建林 |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 
| 57 | 转型升级:高中地理学科基地建设研究 | 张文华、施学斌、张建明、许香英、赵平 | 桐乡市茅盾中学 | 
| 58 | 以“三力”为要素的教育质量绿色评价区域实践 | 王晓红、费岭峰、魏林明、陈尔胜、阮翔 |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 
| 59 | 幼儿园“去小学化”一日活动规范与优化的区域推进研究 | 莫娇 |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 60 | 构建高中音乐共享微课课程的实践研究 | 吴维平、刘鸿 | 湖州中学 | 
| 61 |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典型错题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 汤春燕、卢真金、俞建栋、王孙君、周炳炎、赵国明 |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 62 | 童年视角下“百草园”数字课程的校本研究 | 陶月梅、王慧琴、莫岚、沈鑫、周建刚、童侠 | 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 
| 63 | “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课程的架构与实践 | 何铁勇、周栋梁、俞培锋、朱红珍、李英、姚炜 | 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 | 
 | 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101”体验课程 | 钟力、骆燕琼、侯科顶、孟苗琴、张超群 | 诸暨市实验小学城东分校 | 
| 65 | 促进学习的小学生“快乐考试”的探索 | 李建生、巩美英、吴惠强、陈勤、陈晓斌、陈彬 | 武义县壶山小学 | 
| 66 | 析模•解模•炼模:区域推进改课 | 姜焜、王荣文、丁斌、朱孝平、周红星、傅瑞琦 | 金华市教育局 | 
| 67 | 高中地理微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 周红星、潘建、陈瑞芳、夏丽娟、应晓洪  |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 
| 68 | 队课程“四环建构”东阳模式 | 沈兵、胡华芳、潘敏军、何学良、蒋镇红、蔡甜  | 东阳市教育局教科所 | 
| 69 | 重学习力的数学“发生式”课堂十年探究 | 陈力 | 武义县教育局教研室 | 
| 70 | 十年实践: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先锋探索 | 钱建国、王海斌、陶云仙、曲丰、吴邹臻、张晶 | 武义第一中学 | 
| 71 | 基于情境体验室的生活英语课程 | 张立明、楼成芳 | 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 
| 72 | 小学生活浸润式全息德育十年探索 | 卢雁红、马笑莲、吴江云、许华丽、葛敏辉、马黔雷 |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 
| 73 | “孝顺教育”全课程建设的区域探索 | 熊德华、庄晓倩、郑跃飞、傅燕珍、洪健晖 | 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 | 
| 74 | 儿童足球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吕华莹、雷燕、章颖、赵建鼎、滕健美、王正 | 金华市江滨小学 | 
| 75 | 以教师关键能力为指向的“观-诊-疗”教研模式研究 | 楼美刚、邵晓燕、葛中伟、杜向阳、何琳 | 东阳市吴宁第二小学 | 
| 76 |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课型范式  | 毛佩清、黄土木、刘玉华、林燕、郑利福 | 衢州第一中学 | 
| 77 | 学科联盟,“联”出教研新天地 | 姜春林、刘芳、方志仙、刘建军、余鹂 | 衢州市柯城区教学研究室 | 
| 78 | 构建“争鸣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 刘智松、曹明祥、林亚园、朱长生、王士国  | 龙游县桥下小学 | 
| 79 | 基于学习任务单的“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余佑红、汪建军、许法军 |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 
| 80 | 区域推进海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唐汉成、王斌、戴建明、徐朝挺、陆宏辉、郭妙琴 | 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 | 
| 81 | 海岛小学气象科普教育拓展性课程群建设十年探索 | 刘友对、俞磊杰、邱良川、毛超峰、金海鹏 | 舟山市岱山县秀山小学 | 
| 82 | “潮语文”魅力课堂的探讨与实践 | 毕本弓、徐美珍、金丹华、项琪、王则璎、陶敏君 | 台州中学   | 
| 83 | 三门县初中乡土课程开发和应用研究 | 柯孔泉、贾敬杰、朱琳、叶咸苗、曹卫芬、梅表亮 | 三门县教学教研室 | 
| 84 | 高中数学研究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 李昌官、李建明、蒋凤君、谷荷莲、施小斌、李柏青 |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 
| 85 | 基于整体学习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建构研究 | 韩月红、应良西、蒋忠坚、贺君斐、蔡国盛、陈伟毅 | 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教研室 | 
| 86 | 以目标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学习模式研究 | 张仙女、任美琴、吴超玲、郑士强、陈一军、张小华 | 仙居中学 | 
| 87 | 基于脑、适于脑、发展脑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 吴增生、王飞兵、王万丰、丁福珍、胡建成、徐连弟 | 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 | 
| 88 | 基于学生学业成绩分析的教学管理改进行动 | 刘必水、周鸿、朱涧阳、顾育芬、翁建明 | 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 | 
 | 侨乡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 邓加富、杨苏平、杨仕威、叶新红、朱寿坤 | 浙江省青田县中学 | 
| 90 | 课题化的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发 | 应干和、吕建明、姚岳飞、江险峰、张瑞良、王见芬 | 缙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 
| 91 | 探究活动中搜集、呈现和整理证据的策略研究 | 陈彤、陈志强、应干和、丁红敏、马丽杰、丁敏霞 | 缙云县紫薇小学 | 
| 92 | 普通高中实施非教材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 | 朱跃望、方维华、方治、陈平、陈先农、曹心意 | 浙江省义乌中学 | 
| 93 | 促进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 肖龙海、刘徽、盛群力 |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 94 | 构建学习平台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 施建国、魏雄鹰、莫世荣、冯岳、孟旭东、赵川 |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 
| 95 |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理论与实践研究 | 叶立军、斯海霞、沈忠华、王红权、邵文鸿、时爱荣 | 杭州师范大学 | 
| 96 | 普通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 黄忠裕、赵焕光 | 温州大学 | 
| 97 | 能力导向通用技术课程测评的研究与实践 | 管光海、李金波、陈伟强、孙俊、黄越祥、章青道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 98 | 基于项目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研究 | 伊红、方凌雁、张建芳、斯文辉、金百炼、谢乐冬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 
| 99 | 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裴娣娜、周跃良、李润洲、李伟、王国均、周晓燕 | 浙江师范大学 | 
| 100 | 从习到惯-行而知理:小学生积极公民行为塑造的十年实践 | 孙炳海、邱建伟、陈海德、汤浩明、夏学仙、魏定海 | 浙江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