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
2025-10-02 07:32:45 责编:小OO
文档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欣赏美丽的场景,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欣赏美丽的场景,体会语言的魅力。

课时安排:1

教学资源:多媒体,印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先采访一下同学们,平时老师或者家长让你们阅读名著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没兴趣看,不喜欢看;一本本名著太厚了,头疼;觉得没有碰见一本好的名著……)真的没有碰见一本好书吗?今天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你们先看一下提示,猜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好吗?比赛一下,谁先看出来。

二、有关作者:

(一)猜作者:

出示幻灯片

、1828年2月8日,生于南特。

、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

、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二)说作者:

生:凡尔纳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阅读了他什么作品吗?

生:根据第四点,我看过他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出示幻灯片:

师: 你们说的很对,这个人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星期五》、《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篇科幻历险小说。

今天我们就走进凡尔纳,去阅读他的《海底两万里》,感受一下他小说的魔力,刚才有人说了名著太厚了,头疼,我们可以把名著读薄的,你们可以告诉老师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吗?

生:内容简介

师:你们太棒了,对,这是阅读名著经常用的一个方法,现在我们先看一下此书的内容简介。

(三)读简介:

出示幻灯片

本书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起因是 1866年,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生读,师评:海怪就是书中所说的潜水艇。)

有人说:此书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情节惊险,科幻结合,景色优美。

(四)现特色

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三点:情节险,科幻强,景色美。走近名著,去感受这本书的魅力,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

出示幻灯片

、竞猜情节

A、

不知过了多久,我渐渐的醒了过来,感觉有人在用力搓着我的身体。

“康塞尔,是你吗?”

“先生,你醒了?”康塞尔很高兴,借着月光,我看清帮我搓身子的是尼德。

“怎么是你!”我惊奇地叫出声来,“你也被撞进了海里?”

“是的,教授。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哪里吗?”

“在哪里?”我问道。

“————”

“你说什么?”我大吃一惊。

“我一掉进水里,立刻就爬到了它的身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我的鱼叉不能刺中它的身体了。”

B、落入“鱼”口

猜一下,到底落入到哪里去了?

其实这样凶险的情节还有很多如:南极冒险、血战章鱼……

出示幻灯片

第二章

1 落水被救     …………(19)

2 落入“鱼”口 …………(23)

3 尼摩船长     …………(27)

4 鹦鹉螺号     …………(30)

刚才我们猜的就是第二章的第二节,这一章还提到了鹦鹉螺号,作为“我”和助手康塞尔,还有捕鲸能手尼德,跟随船长尼摩船长海底旅行的潜艇,我们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吧

、品味科幻

请同学们看看手里的资料,快速阅读手里的《鹦鹉螺号》这一章。看完了,举手示意我一下。看完这一章,你什么感觉。

生:觉得讲了很多知识。

师:你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鹦鹉螺号利用电来作为动力源的;用电来发动强力泵,将空气储存在特殊的气罐里。这是涉及到电力啊。”

生:“水是一种难压缩的液体,在高压力下,它的压缩量也是有限的,当我想要沉到1000米深处时,只需将穿的总重量多增加7.24吨,就可以弥补水的压缩重量了。这是压力方面的知识。”

生:“我从海里提取氯化钠,用作产生电的基本材料。这是运用化学方面的知识吧。”

师:不错,同学们说的很好,看了这一章,就看出了此书的科学性很强,其他章节涉及到“太平洋黑流,墨西哥暖流,飓风是怎么形成的,海水传播声音的速度有多快,等很多的地里,地质,物理,天文的知识。这也需要同学认真阅读原文。

那同学们考虑一下,本书除了科学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提示一下,鹦鹉螺号本身……)

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就是幻想性,除了本章的潜水艇之外,还可以看一下手里资料的最后一点,是不是也是具有这一点特点?

对,人类登上南极这一点,老师可以补充一下: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其实凡尔纳从来没有下过海,却把海底世界,呈现给我们,让我一起去领略一下海底风光吧。

、景色美

出示幻灯片

一大群色彩斑斓的箭鱼游来游去,金黄色的斑点在灰暗色的漩涡里熠熠闪光,背部带斑点的虾虎鱼,身上蓝色,头呈银白色,娇美无比的玻璃鱼。(老师朗读,学生闭眼想情景,然后再放这个情景的幻灯片)

阳光居然能穿透水层,照进海底,周围的景物清晰可见。太阳光斜射海绵,经过海水的折射,给海底的岩石、植物、贝壳等染上了缤纷的七彩,互相交融着,变幻着,美不胜收。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珊瑚王国,各式各样的珊瑚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再向前走,那些低矮的珊瑚灌木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珊瑚树,艳丽的海葛藤像花环般缠绕树间。

(五)阅读中

今天我们的课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我们的阅读还在进行中。

出示幻灯片

船长转身走到客厅左边一个橱柜钱,拉开橱门,里面装满了金条,船长装满了刻有“鹦鹉螺”标志的箱子。金条去哪里了?船长怎么有这么多金条?

右边玻璃窗外又出现了好几只大乌贼,我数了一下,共有七只!他,他们围成一圈,用嘴啃咬船身的钢板,发出了渗人的声响。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这所有的精彩,都是需要你课后去解开答案的,老师今天的课,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以《海底两万里》为切入点,让你们爱上这本名著,爱上阅读名著。

(六)尾声……

在最后,我想要再采访一下,刚才的几个同学,让你们阅读名著,此时你是什么感受的?

生:老师,我想我会阅读名著了,以后不再头疼了。

生:老师我现在非常想要回去看《海底两万里》,去感受那个海底的世界。

生:老师,我爱上了名著了。

好了,我很高兴,你们收获这么大,阅读名著去吧,这几句话,送给同学们,共勉。

出示幻灯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