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质量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志。孩子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在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决不能草率马虎,书写潦草。为了提高正确率,培养责任感,从一年级就要让孩子养成写完作业及时检查的习惯。让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看清题目,认真书写、计算等,这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
4.思维活跃。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增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5.善于积累。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
6.完成作业。因为要学习,有考试,不免有作业。放学回家,一定要孩子先做完作业,再去玩游戏。
7、及时复习。根据美国学者研究,即使是100个完全学会的事物,第一天只能记住60%、第2天40%、第三天30%而已。可是往后的记忆减少就很慢了,1个月后大概还能记住20%,为了不将学过的忘记,复习很有必要。当天复习由于记忆犹新,所以学习过的能记住,也可达到学习的成就感、满足感。如果两三天后才复习,由于记忆已经淡薄,所以效率很差,如果完全不复习的话,学过的就渐渐忘记了。低年级如果每天小复习,每周大复习,课业一定跟得上,而且会对功课产生自信。
培养高质量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A、创造安静的家庭学习气氛。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安下心来,孩子学习时,您可读读书,看看报,或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学习的道理,但他们见到父母认真看书学习,自会仿效去做。——如果孩子书写很差,您必须看着做
B、不要跟孩子唠叨。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关心孩子。一会儿问“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一会问“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有的父母还爱在旁督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做快点,要吃饭了”等等。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一阵急,一阵恼,无法集中注意力。孩子写作业,您只须读题,提醒“认真书写仔细思考”。
C、不要在孩子做功课的房间里接待客人。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尽可能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登门拜访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D、多表扬树立自信心。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尽量表扬孩子,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容易做到,树立孩子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长,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要努力,孩子一天一个样!关键是用心去做,孩子每天都会有进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