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鳄鱼的争斗》说课
2025-10-02 07:36:54 责编:小OO
文档
反思:

一、注重词语理解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理解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兴风作浪”、“约定俗成”、“技不如人”等词语,从而了解鳄鱼争斗看似激烈的特点。理解“兴风作浪”分为以下几步:先读入侵者挑战和罗宾还击的句子,用文中一词概括它们当时的表现,学生自然找到“兴风作浪”,接着让学生观看鳄鱼“兴风作浪”时的录象,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回到文本,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它们“兴风作浪”时的场面写具体的,最后指导学生把它们“兴风作浪”时的气势读好。这样从文本到录象,再到文本,学生对“兴风作浪”这个词有了深入的了解。“约定俗成”通过查字典理解关键字“俗”来理解,“技不如人”先理解“技”,再让学生说说整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鳄鱼争斗的过程,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二、鼓励质疑问难

三年级教材的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重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应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尤其是一些关键句子,往往是体现文章中心的所在。如:本篇课文的关键句“罗宾不理会它,还是张开大嘴,但是并没有咬对方的喉咙,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间。罗宾的嘴也不咬下去,仅仅是保持这种状态,并且持续了大约5分钟。”准确地表达了“点到为止”的含义。因此,这部分教学时,先由我来引读,再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矛盾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通过“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当学生问到“罗宾为什么保持这种状态达5分钟之久”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这5分钟里,入侵者会感觉怎么样,从而理解罗宾的动作是一个严厉的警告,而且只是点到为止。在质疑问难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以发现为乐,自设目标,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三、欣赏积累语言

欣赏积累语言文字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本文中一系列动词(如:跃、拍溅、喷吐、掀等)和这些动词的状态(高高、拼命、不断等),足以看出鳄鱼争斗时的激烈,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通过观看录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复述是积累运用语言的一个好方法,三年级教材中也有复述训练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求学生用上“跃、拍溅、喷吐、血盆大口、吼叫、掀”等词语把罗宾“兴风作浪”时的情景说具体。这样,学生有了积累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提高了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