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项目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2025-10-02 07:38:00 责编:小OO
文档
项目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文 件 状 态

□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

文 件 标 识:

当 前 版 本:   

原  作  者:    

首次发布日期:  

密    级

□ 公开   ■ 保密   □ 机密

版本历史

发布版本文档状态作者参与者审核人变更内容起止日期备注

目录

第一条:编写目的    4

第二条:适用范围    4

第三条: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4

3.1瀑布模型概述    4

3.2阶段定义    4

3.3适用情况    5

3.4优点和注意事项    5

第一条:编写目的

本文档定义了公司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作为定义公司项目开发标准过程的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公司中的所有软件项目。

第三条:生命周期模型描述

3.1瀑布模型概述

瀑布模型是一种线型顺序模型,是项目自始至终按照一定顺序的步骤从需求分析进展到系统测试直到提交用户使用,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自顶向下的软件开发方法,每阶段主要工作成果从一个阶段传递到下一个阶段,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或测试,以判定是否可以开始下一阶段工作,各阶段相互、不重叠。

瀑布模型的开发流程如下图:

3.2阶段定义

No阶段入口标准任务出口标准
1项目计划项目已立项制定集成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已通过评审
2需求分析项目计划已经完成且评审通过1.抽象分解客户需求;

2.系统测试设计

需求分析已通过评审
3架构设计需求分析已完成,且已通过评审设计系统的架构架构设计完成,且已通过评审
4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已完成,且已建立解决方案设计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已通过评审
5概要设计架构设计已完成,且已通过评审设计软件编码的逻辑结构概要设计通过评审
6实现概要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已通过评审编码、包装以及帮助文件的编写实现产品通过评审
7单元/集成测试

单元测试:单元编码完成。

集成测试:单元测试通过,产品集成部分完成

根据测试用例进行单元/集成测试

单元、集成测试完成并通过评审
8系统测试系统已集成,依据项目测试计划,启动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通过评审
3.3适用情况

●客户需求相对清晰。

●项目经理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 

●要求开发周期时间较充分

3.4优点和注意事项

瀑布模型的优点仍然是可以保证整个软件产品较高的质量,保证缺陷能够提前的被发现和解决。采用瀑布模型可以保证系统在整体上的充分把握,使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但对于前期需求比较模糊,短时间难以明确的项目,则较难很好的利用瀑布模型。针对此类项目,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瀑布模型,项目负责人要增加对过程的监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