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美术课在学习领域中融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
2025-10-02 07:22:02 责编:小OO
文档
美术课在学习领域中融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要打破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的界限,整合学生的知识”。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美术融合语文教学就是完美的双剑合璧。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美术课怎样在学习领域自然无痕地融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呢?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

美术有“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这四个领域分别找准切入点以融合语文学科教学。

一、“赏”“评”交融,激发学习兴趣

在“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中,教师要融合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读图、评述中自然而然领略语文学科中语言表达美,既增强了美术课中动态的“趣味性”,又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各年级的美术教材里有一定比例的欣赏课。在欣赏课中肯定少不了大量的欣赏性读图。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学生分析,读出各类优秀美术作品中的美术信息和人文性内涵,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语文课中学习到的优美的词语、语调,来描述和欣赏作品。语言的准确、优美和生动表达,不仅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使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还能让美术课堂增添文学美的味道,学生能够获得很好的学习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当然,低、中、高年级美术教学要求、方法会有所不同。

低年级美术课要求学生能流畅地表述画面内容及自己所绘画要表达的意思。

美术与语文融合的课很多,教师稍加留心一下,即俯首拾来,如低年级的《想想、说说、写写、画画》《秋天来啦》等。课中可以采用多种读图、交流方式,如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等。课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师要通过各种评述形式,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高年级美术课要求学生能运用语文课中学到的词、句子或者诗词来表达欣赏美术作品内涵,培养对美术深层次的学习力和感悟。

“欣赏·评述”的学习方式,每节美术课都会用到,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欣赏课侧重点多,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度,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学习认知、学习能力进行语文学科融合。如《儿歌与童话》《插图》《字的联想》《诗配画》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情境教学法融合问题,来激励学生把语文学科的词、诗融合到美术欣赏、评述中来。有文采性的表达,更能表情达意,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融合。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作品中读到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场景?你能讲一讲吗?你从画中感受到画者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欣赏过程就有了目标和方法。课堂中需要教师以巧妙、灵活多样的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融合学习力,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持续性得以保障,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融合能力。

二、“形”“情”融合,发展学习情趣

在美术“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中融合语文学科,能使学生在美术作品中体会有意识流淌的诗意情景美,增强美术作品的情趣审美。造型课分为绘画课和手工课。

(一)绘画课

小学美术绘画课,是学生极感兴趣的“画画涂涂”的课。“造型·表现”是有形有色的,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再融合语文学科的诗意情感,画面就更有诗情画意的内涵美。

绘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绘画学生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画画来展现自身学习的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语文课的文本尝试来画一画。如《儿歌与童话》《作文插图》《神话和寓言》等。

这样的美术课需要融合课外书阅读的文本,使学生在文学中“读”到场景的细节,用来指导学生的画面表现。学生就能轻松表达出画面的丰富性、意境美,从而使学生内心与美术、文学融合并产生共鸣。

(二)手工课

小学美术造型中的手工课是学生一直很喜欢的课之一。剪、贴、捏、揉等的制作方式,能尽情地展示学生自由、好动的天性,在“做做”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手工造型需要生活视觉经验,需要学生对做的造型有形有样的记忆,或者在现有的视觉形象基础上加以想象变成自己的手工作品。小学生经验较少,学习时融合语文学科的故事文本或语言叙述、描绘情景等,让学生手工制作具有想象的素材来源,从而逐渐在脑海里呈现立体形象。如《罐和壶》《窗花》等。

如教学《罐和壶》一课,教师可以融合语文课中《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瓶子是什么样的,思考怎样想象瓶子外形,怎样制作。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利用文本描述轻松地做出了自己心中漂亮的、有趣的瓶子,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美术造型课中融合语文文本,能够让细致描述的语言“附着”在美术的造型手工上,让空间感的手工制作学起来变得容易很多。成功的手工作品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生成学习的自信。

三、“创”“美”融合,领会学习价值

在美术“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中融合语文学科,在创意的设计过程中融合语文的人文美,能使美术设计的作品不仅有内涵美,而且又实用。审美性和功能性结合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创新思维的意识,体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制作设计,来装扮美化生活。

(一)创意设计融合语文故事,以启发美术作品创意思维

这样的美术课小学高年级较多。如《奇思妙想》《我设计的标志》等,为了让设计课的学习不抽象,更不是空穴来风,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还要融合语文学科课外阅读的创意故事来启发、点拨学生。

语文课外阅读文章,有《爱迪生镜子的发明》《宫女灯》等,讲述的是科学发明小故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设计发明的智慧,这是以生活思考、应用为出发点而发明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事将会对学生的设计有所启发。如有的学生设计出无尘黑板擦,形状是方形的,比现在常用的黑板擦先进很多,既好看又实用。设计功用性和人文美融合,是设计作品的魅力所在,更能展现设计者的美术文化素养。

(二)美术创意设计融合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形象化再现

如《罐和壶》一课教学中,通过文本阅读,学生能创意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罐、壶、瓶。学生看到各具形态的设计作品时能够体会到美不是单一的,美是多样的;还能领会到美术和文学作品一样,都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在设计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开展相互点评作品设计活动,在评议中吸收别的同学的创意点子,再让学生改进设计作品,使设计的作品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真正体会融合学习的价值。

通过融合语文进行美术设计学习,学生少了畏难的情绪,让学生的设计学习有了着落点。开动了思维“机器”,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就会踊跃地进行创新尝试。

四、“创”“思”融汇,提升学习品质

在美术“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中融合语文学科,体会艺术与文学思想性的美美与共,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学生深入持久地学习中华文化。

美术学习的基础是专业技能学练,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上进、爱国的思想品德。美术作品非常重视情感的融入和学生的体验,忽视了情感和创意的美术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从这个学习点切入,美术学科融合语文学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有创意地探索美术实践。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意品质。

(一)美育常常伴随思想品德教育

每一门学科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如果美术教学融合语文学科文本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元素,教育起来就会更加亲切自然,易于为学生接受,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会更加牢固。

美术课堂氛围具有轻松、活跃的特性,教育手段、方法具有灵活性,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无缝衔接。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掌握相关的语文学科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升融合教学境界美,这将会对学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二)美术本身具有综合性、广泛性

美术教学融合语文学科对学生美术的人文素养的全面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美术的综合性就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情感、兴趣、审美、气质等方面进行培养。教师要多创设各种类型的训练,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如创设不同类型的训练:我画我读、有记有想有画、有听有画、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画、用自己的手画自己的画等。学生在这些训练中就能自由表达、张扬个性。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里,教师因势利导渗透人文素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总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美术课教学中融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轻松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