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
2025-10-01 20:44:49 责编:小OO
文档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

一.有源带通滤波器简介

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是一个允许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频段的设备。比如RLC振荡回路就是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一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例子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RLC circuit)。这些滤波器也可以用低通滤波器同高通滤波器组合来产生。

二.工作原理

一个理想的滤波器应该有一个完全平坦的通带,例如在通带内没有增益或者衰减, 并且在通带之外所有频率都被完全衰减掉,另外,通带外的转换在极小的频率范围完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理想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并不能够将期望频率范围外的所有频率完全衰减掉,尤其是在所要的通带外还有一个被衰减但是没有被隔离的范围。这通常称为滤波器的滚降现象,并且使用每十倍频的衰减幅度dB来表示。通常,滤波器的设计尽量保证滚降范围越窄越好,这样滤波器的性能就与设计更加接近。然而,随着滚降范围越来越小,通带就变得不再平坦—开始出现“波纹”。这种现象在通带的边缘处尤其明显,这种效应称为吉布斯现象。 除了电子学和信号处理领域之外,带通滤波器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在大气科学领域,很常见的例子是使用带通滤波器过滤最近3到10天时间范围内的天气数据,这样在数据域中就只保留了作为扰动的气旋。 在频带较低的剪切频率f1和较高的剪切频率f2之间是共振频率,这里滤波器的增益最大,滤波器的带宽就是f2和f1之间的差值。

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

三.设计要求:

要求频率范围10-20kHz

f1=10kHz,f2=20kHz

四.实验原理和设计思路

有源带通滤波器可由有源低带滤波器与有源高通滤波器组成,因此将有源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20kHz,有源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10kHz.考虑到实验时间比较紧,实验的仪器比较简单,我们小组最后决定使用二阶的滤波器。下表为巴特沃思低通、高通电路阶数N与增益G的关系

阶数N

2468
增益G

一级1.5861.1521.0681.038
二级2.2351.5861.337
三级2.4831.8
四级2.610
由上表可找二阶巴特沃思滤波器的Avf1=1.586,因此由两级串联的带通滤波电路的通带电压为2.515,由于所需要的通带增益为0dB,因此在低通滤波器输入部分加了一个由两电阻组成的分压器。

最终电路图如下:

(1)低通滤波器设计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一般都是由RC滤波电路和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组成。电路输入电压频率越大,输出电压的幅值越小。当电压的幅值减小到原幅值的1/√2倍时,此时的频率即为截止频率。

我们用2阶巴特沃思滤波器来实现低通滤波功能。

选定C=1nf和fH=20kHz,,由公式:

ɯ=1/RC

得R1=7.95kΩ,由于实验提供的电阻阻值有限,现选6.8 kΩ+1 kΩ=7.8 kΩ,即R1=7.8 kΩ。Avf1=1.586,同时尽量要使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对地直流电阻基本相等,R4=51 kΩ,R9=91 kΩ。R5= (Avf1-1)*R4=30 kΩ。

低通滤波器的交流小信号分析:

从上图知当f=20kHz时,信号出现了衰减,仔细了解参数后,得出3dB的衰减,说明电阻电容设计正确。

低通滤波器的波特分析:

从波特图更能看出在20kHz处的衰减,大概为3dB.

(2)高通滤波器设计

高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相似,只是将电阻电容交换了位置,

C=100nf,fL=10kHz,使用上述公式可得R7和R8为180Ω,实验中只有200Ω,所以R7=R8=200Ω。R8=(Avf1-1)*R9=53 kΩ。

高通滤波器的交流小信号分析:

高通滤波器的波特分析:

从上图知当f小于10kHz时,信号有衰减,仔细了解参数后,得出3dB的衰减,说明电阻电容设计正确。

五.实验multisim仿真

实验波特图:

利用波特图仪可以方便地测量和显示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图仪适合于分析滤波电路或电路的频率特性,特别易于观察截止频率。[5]在Multisim 软件的虚拟仪器栏中选择波特图示仪,如图三电路图中的XBP1,将波特图示仪的IN、OUT 端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再点击仿真按钮进行仿真,得

示波器图:

在Multisim 软件的虚拟仪器栏中选择虚拟双踪示波器,将示波器的A、B端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再点击仿真按钮进行仿真。下图为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mV 时,由虚拟示波器测试得到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输入输出情况。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压幅度。

五. 元件清单及芯片管脚图: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
1运算放大器LM324N1
2电容1042
1022
3电位器100kΩ

2
4电阻20kΩ

1
12kΩ

1
51kΩ

1
6.8kΩ

1
1kΩ

1
200Ω

2
91kΩ

1
LM324N管脚图:

五.调试过程与遇到的困难

   1.接好线路后,输入15kHz的正弦波,结果示波器显示的是变形的正弦波,初步估计应该是接线不好,我们先将线插好,并用万用表检查线路。

   2.经过上一步的处理,波形已经稳定,但是中心频率的放大倍数非常不理想,

按照设计中心频率的放大倍数应该是1,即是输入与输出幅值相等,但是示波器输出波形幅值明显少得多。我们估计是运放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将运放做了一次反比例放大输出的实验,结果发现运放确实没有放大。于是我们换了一个LM324N。

3.运放换掉后,接通电源后发现输出正弦波波形出削波现象,最大电压为+12V,最小为-12V,经过老师指导后,我们了解到运放已经达到饱和,即放大倍数过大,于是我们将电位器的阻值变化,经过几次调试后,终于在中心频率放大倍数为1,并且在频率小于10kHz,大于20kHz时,波形出现明显误差,到此调试完成。

六.PCB图

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我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设计一个东西的不易。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每个问题的产生原因都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自己在检测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解决,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科学研究就是需要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及探索发现的能力,而我们平时课堂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锻炼。同时做课程设计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的一次好机会,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堂上的学习并不能让我们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且考试内容有限,复习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重新复习了大二相关的模数电知识,并结合此次课设更加深入研究了相关内容,复习了示波器的使用。

此外,这次课设是按组进行的,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团队协作也是至关重要。

为了更加高效完成任务,我们进行了任务分配,合理的分工以及完美的配合让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这次课程设计能顺利完成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老师的辛勤指导,还有其它各组同学无私的帮助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我表示对这些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