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主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区别
2025-10-01 21:08:44 责编:小OO
文档
主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区别

今天在解释下主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区别。对于主数据和数据中台我在头条前⾯⽂章都有专门的描述,可以先参考下我前⾯发布过的⽂章。今天重点还是解释下两者的区别。

在讲解区别下,还是先看下两个概念的定义。

主数据概述

主数据是描述核⼼业务实体(如客户、供应商、地点、产品和库存)的⼀个或多个属性。所以主数据即是在进⾏企业业务架构分析中发现的核⼼业务对象。或者讲主数据是企业已经存在的涉及到价值链核⼼业务流程的各个IT系统的基础数据。

对于主数据⼀般来说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其⼀是静态基础数据

其⼆是变化不频繁

其三是⼀般跨多个业务流程或系统使⽤

对于ERP系统客户,供应商,物料,BOM,产品,合同,订单等都应该是最基础的数据,对于项⽬管理系统⽽⾔项⽬信息,WBS信息则是最基本的基础数据。⽽对于CRM系统则客户,销售项⽬是最基本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要上升到主数据的⾼度还有⼀个条件,即该数据产⽣在⼀个基础IT系统中,但是会在多个其它的IT系统中使⽤到。

对主数据进⾏管理的系统即是主数据系统。

传统IT架构下如何建设MDM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传统IT架构下,各个业务系统使⽤的基础数据不统⼀,这些数据可能是各个业务系统都在⾃⼰创建,⾃⼰管理。导致基础数据重复,基础数据不统⼀,⽽基础数据本⾝⼜是核⼼业务数据,⽐如订单,合同等的关键引⽤信息。

基础数据不统⼀,数据不⼀致,直接到了核⼼业务协同出现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来说,你在采购系统⾥⾯制作了⼀个采购订单,准备通过接⼝导⼊

到ERP系统中。但是在导⼊的时候却出现异常,原因是订单明细中的物料基础数

据,在ERP系统中当前处于失效状态。这就是典型的基础数据信息不⼀致导致的业

务协同问题。

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企业开始规划建设MDM系统,实现对主数据的统⼀管理。这个统⼀管理实际上包括了集中式管理和共享式管理两种⽅式。

在集中模式下,主数据的申请,创建,变更,分发全⽣命周期全部纳⼊到MDM系统进⾏管理。⽽在共享模式下,⼀般来说主数据源头还是在业务系统中,MDM系统只负责进⾏数据抽取和清洗,形成统⼀视图后进⾏数据分发。

数据中台概述

⾸先我们看下数据中台常⽤的⼀个定义:

数据中台是⼀套可持续地让企业的数据⽤起来的机制,是⼀种战略选择和组织形

式,是依据企业特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通过有形的产品和实施⽅⽀撑,

构建的⼀套持续不断的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的机制。数据来源于业务并反

哺业务,不断的迭代循环,实现数据可见,可⽤和可运营。

对于业务中台相对来说⽐较好理解,简单⼀句话就是共性业务能⼒下沉形成的多个微服务化的业务能⼒提供中⼼供上层应⽤使⽤。⽽对于数据中台,我们也可以总结为⼀句话就是,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的机制。数据来源于业务并反哺业务,不断地迭代循环。

数据中台是实现业务中台核⼼共享数据的跨域整合,再通过加⼯后提供整合后的数据服务能⼒。这⾥⾯有两个重点,即第⼀数据要跨域整合,第⼆数据要加⼯处理后再提供增值服务能⼒,这个加⼯可能简单的汇总表,也可能是复制的底层数据模型和智能分析算法。

业务中台重点是业务数据化,⽽数据中台重点是数据业务化,数据来源于业务⼜反哺业务。就建设和⽀撑层⾯来说我原来也总结过,即业务中台是基础业务能⼒⽀撑,必须要有,数据中台是增值能⼒⽀撑,刚开始没有也不会影响到业务本⾝的运作。

在上⾯图⾥⾯可以基本看清楚数据中台应该覆盖的四⼤块内容。即:

1. 数据技术平台:各种ETL,数据采集,⼤数据平台,流处理等数据处理存储技术融合

2. 数据资产:数据中台的核⼼

3. 数据资产管理:对数据资产进⾏全⽣命周期的管理4. 数据服务:对数据资产的共享服务能⼒进⾏开放和共享

主数据和数据中台的区别

在了解清楚了两者的基本定义后,再来看区别。如下图:

对两者的区别点进⼀步说明如下:

对于主数据⼀般出现在传统架构中,在当前的中台和微服务架构⾥⾯已经很少提及主数据的概念,因此两者实际不在⼀个⽐较的层⾯。

主数据在传统架构⾥⾯属于业务系统,在中台和微服务架构下可能会被拆分为多个微服务。即原来主数据管理的物料,供应商,⼈员可能会拆分中台架构⾥⾯的物料中⼼,供应商中⼼,⼈员中⼼。也就是说传统架构的⼀个MDM系统本⾝也进⾏了微服务化拆分,对于不同的主数据管理能⼒,实际拆分为了多个微服务。

因此主数据在整个架构演进后会转变为业务中台各个中⼼,这些模块仍然属于业务中台内容⽽不是数据中台的内容。

主数据在传统架构⾥⾯由于存在数据共享模式,因此⼀般也包括ETL,数据集成等功能。但是转到中台架构后,由于在业务中台核⼼是数据不落地实时开放共享,因此已经不存在这种集成点,即⽼架构⾥⾯的【1】这个点在中台架构中已经不存在。

⼀定要注意新微服务架构倡导的是数据不落地,不多点同步,这个是和我们传统实

施主数据,对数据进⾏采集,分发,数据多点落地很⼤的不同点。

原来主数据系统可能存在提供某类主数据全局视图的数据服务能⼒,或者存在涉及查询多个主数据对象后的整合数据服务能⼒,该部分能⼒在新架构中转移到数据中台中的数据服务能⼒开放来提供,如上图红线部分。也就是说如果你原来规划建设MDM系统本⾝就是全部采⽤共享模式,仅仅解决数据服务能⼒统⼀提供,那么演变到中台架构后,这部分能⼒可以完全转移到数据中台的数据服务层来解决。

但是对于主数据常说的主数据申请,变更,废弃,审批流程管理等,这些是⽆法在数据中台中提供的,仍然需要你在传统业务系统或业务中台的各个微服务中去解决。

先建设主数据平台还是先建设数据中台?

这是很多传统企业IT架构转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主数据我在前⾯已经谈到过实际解决两个⽅⾯的问题,⼀个是主数据本⾝的申请,创建,变更,废弃等内容管理和审批流程管理。其⼆是形成统⼀的数据视图,对外提供统⼀的数据服务能⼒。

如果你当前的问题是第⼆点,那么可以不建设MDM,直接规划建设数据中台,由数据中台来提供统⼀的数据服务能⼒。但是如果你本⾝数据内容管理就没有做好,短期也不需要实施⼤的微服务架构转型,那么还是⽼⽼实实的建设MDM系统。

主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台是否共存?

可以看到,两者完全可以共存。

在讲数据中台的时候,我们谈到对于数据中台底层实际是⼀个分布式的ODS库,这个分布式ODS共享库,既包括了基础静态主数据,也包括类似订单,合同等需要共享的动态数据。当存在MDM系统的时候,数据中台可以直接对接MDM系统,即通过对MDM系统的数据采集和集成来形成⾃⼰ODS库的基础数据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