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市场营销》教学论文
2025-10-01 18:34:34 责编:小OO
文档
《市场营销》教学论文

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观察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市场营销环境越来越灵活,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了适应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做好《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知识传授、素质教育的融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已广泛的采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使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更容易深刻理解、掌握理论要点。

运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积累经验,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要精心挑选案例,认真安排“案例”,以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完整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对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覆盖性。

那么,如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有效组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案例

上好案例教学课,首先就要选择好的案例,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恰当的案例,是有效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条件:

1.求实

选用案例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所选案例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营销原理和知识要点,有的放矢。切忌滥用案例,一般有一个或者两个案例即可。

2.求新

选用的案例要具有开发学生智力的功能。因此,案例的设立要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分析和发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求精

选用的案例要典型。因此,所选的案例要简短,具有代表性,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案例可以留下深刻的影响,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4.求近

所选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所选的案例尽可能使用近几年发生的,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产品或者企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

从以上四个方面看,案例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要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经济现象,能够提出问题,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

良好的课堂教学实施是搞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保证。在整个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的角色也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导师”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可以有效的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

1.师生互动,分组讨论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式。而是教师首先结合课本内容,应用案例引入,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说明方案,各组努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最后对案例中关键问题进行聚焦式讨论,通过对决策方案的比较形成新的认识。每次进行案例分析时,都要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成绩。

2.点拨启发,师生互动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要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回答,而不直接给出答案。不管先前的回答是否正确,经过教师的仔细点评,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3.代表发言,集体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各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发言,对不同意见可展开讨论,教师注意加强引导。集体交流是案例教学的高潮,是形成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将营销实践与营销原理进行结合,对学生的意见和思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够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4.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发挥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以主导者的姿态出现,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上课也没有紧张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掌握更牢固,效果更好。

另外,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周详的计划、幽默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这样,才能在授课式最大限度的体现案例分析教学法的优势,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掌握重点,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传统教学,没有理论基础的案例,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分析。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效的相结合,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是被动的

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足够的耐心,鼓励和帮助学生,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专业老师实践经验少,操作能力欠缺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所以应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观察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市场营销环境越来越灵活,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断地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