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5-10-01 18:40:06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其实,信息技术课同样也可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出发,在平时的上机训练和知识的传授中不知不觉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注重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是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二是要求他们安静有序的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三是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四是要求他们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良好的道德意识包括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等,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

学完“word部分”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利用 Word进行贺卡的制作。在“母亲节”“教师节”来临之际,鼓励学生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赠送给母亲和老师。这样既节约了学生的零用钱,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

学完“电子邮箱部分”的内容后,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大家平时都用电子邮件联系,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又可以挽救多少森林。并由“电子邮件”引申到电子对账单、电子贺卡等等,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

“保护珍稀动物”这样的主题制作活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凭一个人的力量虽能完成,但费时费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既从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网络游戏和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控制孩子上网成了家长们所面临的挑战。

我觉得堵不如疏,只有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让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帮他们树立起健康的信息意识,才能真正解决上网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有关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而酿成的悲剧事例,让他们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论坛,并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做到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总之,虽然信息课每周只有一节,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我们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工作中去,学生就能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就能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