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一)
知识点: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
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在计算。
分数乘法(二)
知识点: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
计算。
2、能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乘法(三)
知识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
要求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
于假分数。
二单元:《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名称。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 顶 点 | 面 | 棱 | ||||
| 个 数 | 个 数 | 形 状 | 大小关系 | 条数 | 长度关系 | |
| 8 | 6 | 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 | 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 | 12 | 可分为三组,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 |
| 8 | 6 | 都是正方形。 |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 12 | 长度都相等。 | |
4、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C=(a+b+h)×4或者C=a×4+b×4+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C=a×12
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1、认识并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2、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长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²
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点: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
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
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三单元:《分数除法》
倒数
知识点:1、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
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 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 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
做分母。
分数除法(一)
知识点: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二)
知识点: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除法(三)
知识点:1、列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理解打折的含义。
如:打8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
数学与生活
粉刷墙壁
知识点:1、明确我们在粉刷教室墙壁时必须知道的条件。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相应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实际用料=计算用料+损耗用料(损耗用料=计算用料×损耗分率)
折叠:
知识点:1、体会立体图形与展开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四单元:《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
知识点: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体积单位
知识点: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补充知识点:冰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长方体的体积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
法。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2、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
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体积单位的换算
知识点:1、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m³=1000dm³ 1dm³=1000cm³ 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³ 1ml=1cm³
有趣的测量
知识点:1、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附件1: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相关知识
1、找单位1的方法。
(1)、看这个分数是谁的,谁就是这个分率的单位1(即分率前面那个“的”
字前面的那个数量单位1的量)。
如:苹果的重量占梨的,是梨的,所以梨是单位1的量(即“的”
字前面的数量是梨,所以梨是单位1的量。)
(2)、“比”字、“是”字、“占”字或“相当于”、“正好是”等词语后面的
数量是单位1的量。
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占乙数的几分
之几;甲数相当于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正好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等等都
是以乙数作为单位1的量。
2、如何根据分率句来写等量关系。
找出关键性的字和词。 “是”字、“占”字、“相当于”、“正好是”等字、
词相当于等量关系式中的等于号,分率前面的“的”字相当于等量关系式中
的乘号。
如:公鸡的只数是(“是”看也改为“占”或“相当于”或“正好是”等字
词。)母鸡的。等量关系式是:母鸡的只数×=公鸡的只数
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等量关系式是: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多的
人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的解题方法。
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如:求45是90的几分之几?用45去除以90;90是45的几倍?用90去除
以45。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用“这两个数的相差数”去除以“单位1的量”。
如:(1)、排球有8个,篮球有5个,排球比篮球多几分之几?排球与篮球
的相差数是(8-5),以篮球为单位1的量。 所以列式为:(8-5)÷5。
(2)、排球有8个,篮球有5个,篮球比排球少几分之几?排球与篮球
的相差数是(8-5),以排球为单位1的量。列式为:(8-5)÷8。
附件2:
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是:
1、找单位 “1” -------并在题目的文字下面标注。
2、确定乘或除
(1)、已知单位“1”,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用除法或方程法。
3、对应的量和分率
(1)、单位“1”×对应的分率=对应的量
(2)、对应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3)、对应的量÷单位“1”的量=分率
(4)、方程法,一般设单位“1”的量为未知数。
补充知识1:
(1)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
不一定相等。
(2)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体积一定相等;体积相等的正方体,表面积一
定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扩大n²倍,体积扩大
n³倍。
(4)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5)将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与原来一个长方体相比,
表面积增大了,而体积不变。
※求框架的长度→棱长总和
※ 求占地面积→底面积
※ 在长方体四周贴上标签→四个面的面积→前+后+左+右
※ 粉刷教室四周和顶(抽屉、游泳池、鱼缸、洗衣机罩)→五个面的面积
单位换算需注意:
连等类,如:2.05立方分米=(2.05)升=(2050)立方厘米
组合类,如:2.05立方分米=(2)升(“又”)(50)毫升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进率是10;
相邻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0 。
搞清单位之间的进率后,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补充知识2: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
以先约分。
3、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
如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0没有倒数。
4、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任何数乘以1或者除以1,结果还是原数。
6、任意一个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时,结果大于原数,A×>A
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时,结果小于原数。A×<A
7、任意一个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时,结果小于原数,A÷<A
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时,结果大于原数。A÷>A
注意:带单位的分数不可以看作分率,它只是具体数量而已。
温馨提示:★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5、答题要有自信、细心、耐心、严谨;下载本文